徐庶进曹营歇后语意思(53句)

2023-08-04 06:08:11 阅读:

徐庶进曹营歇后语意思

1、忠诚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沿传的伦理道德规范。但共产党人讲的忠诚是以坚实的科学为基础,以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为内容的,不是剥削阶级和私利集团所倡导的“愚忠”。共产党人这种忠诚以坚定的科学信仰为底蕴,这和徐庶的忠诚底蕴在于刘备的汉室宗亲身份不同。方志敏甘愿清贫、被捕后宁死也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完全因为这种忠诚有着坚定的科学信仰为基础。他说:“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以科学信仰为底蕴的忠诚,才是最深厚的忠诚。

2、赤壁之战结束后,蜀国为了夺取西川,派大将关羽镇守要地荆洲。吴国为了夺回荆洲,设鸿门宴招待关羽。关羽熟读兵书,久战沙场,便将计就计。带领十几个随从人员,单刀赴会。关羽不仅应邀赴了宴会,更是挫动了吴国的锐气,打消了收回荆洲的念头,比喻关云长不畏凶险,勇猛精进。

3、后来此事被艺术加工为“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等歇后语,被广为流传。而徐庶也成为孝子的典范被加以称赞。

4、免费领!小学1-6年级学习资料汇总!奥数、语文、英语应有尽有!(徐庶进曹营歇后语意思)。

5、徐庶本名徐福,为寒门子弟。早年为人报仇,获救后改名徐庶,拜师求道。后与同郡石广元避难于荆州,与司马徽、诸葛亮、崔州平等道友来往密切。刘备屯驻新野时,徐庶前往投奔,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6、好像终生就给曹操出这两个计策,后来演绎里面就没在写到他了.

7、母亲到底是胆大还是胆小?请结合短文内容,写写你的看法。(4分)

8、梁山泊的军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三国时期,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唱曲。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等得知西城是空城回去再战,赵云赶回解围,最终大胜司马懿。这一招被称为空城计,指在危急处境下,掩饰空虚,骗过对方的高明策略。

10、第二:赤壁鏊兵之时,庞统献连环计,出来后被徐庶抓住了手,说:黄盖用苦肉计,XX下诈降书,你有用连环计,你们是唯恐曹营烧不尽啊?庞统把徐庶拉到一边说,君当真要说破我计?庶曰:如果我说破你计我就不会来找你了.反正曹营要烧了,你教我一个脱身之计?庞统就告诉徐庶,你在军中散布流言,说西凉马腾,韩遂要发兵取长安.于是主动请命去散关防守马腾、韩遂,逃过赤壁大火.

11、九国贩骆驼的——到处兜揽生意(第46回鸳鸯)

12、周幽王为了讨宠妃的欢心,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宴席(第26回红玉)

14、忽然,我感到母亲的手湿漉漉的,有些发抖,我抬头看着母亲,母亲赶忙俯下身拍拍我的头:“洪水,别怕!有妈在,狗子不敢来的。”我便像置身于一把保护伞下似的,心慢慢地安稳下来。

15、徐庶进曹营——__________________(补充歇后语)

16、可着头做帽子——要一点富余也不能(第75回鸳鸯)

17、但徐庶却是比关羽更合成语意义的人物,他在被迫“弃刘归曹”后,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虽在曹营却“终身不设一谋”,因此,徐庶才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光辉典范。通读本《三国演义》上说,徐庶化名单福,闻玄德是仁德之主前去投靠,拜为军师,接连打了两次漂亮的胜仗,还袭取了樊城,使刘备声名鹊起,也让刘备集团在逆境中看到了希望。

18、免费领!《中小学作文写作方法指导与能力提升》+各地中考满分作文

1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锯了嘴子的葫芦——没口齿(第68回王熙凤)

21、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本指魏大将军司马昭专权,图谋夺取帝位的野心世人都知道。现在用来指野心非常明显,人所共知。 

22、绝了,100个成语之最!太有才,太有意思了!

23、六一文艺会演时,舞蹈队的各位同学精神抖sǒu(  ),在舞台上毫不xiū(  )sè(  )地尽情表演,场下的同学都dèng(  )大双眼观赏,生怕错过任何一个优美的舞姿。舞台前那chà(  )紫yān(  )红的鲜花,好像也在为他们加油助威!

24、刘关张桃园三结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姜太公钓鱼时用的是直钩,而普通的鱼钩是带弯钩的,所以能用直钩钓上来的鱼当然是自愿的了。姜太公为了吸引皇帝的注意,用一根直直的钩子“钓鱼”,等待圣明君主的到来。后来他终于被周文王封为丞相,并辅佐周武王兴国立邦,并灭掉了商朝,实现了建功立业的愿望。现用来比喻:某人明知某事是假的,不真实的,骗人的,但是却甘愿上当(甘愿跟着对方的思路走)。

26、如果您还想知道哪些方面的歇后语,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今天小编还为各位看官准备了一个歇后语的谜面,

27、关公保刘备——赤胆忠心关公当木匠——大刀阔斧

28、耗子尾巴上长疮——多少脓血儿(第68回王熙凤)

29、    曹操     曹操是三国人物中争议最大的一个,和他有关的歇后语也较多。从这些歇后语中我们可以看到曹操的经历、性格、为人以及人们对他的一些评价,正所谓“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曹操做事——疑心重。     这个歇后语大概是对曹操性格的总体评价,也是历来得到人们公认的一个结论。正因为曹操疑心很重,所以他错杀了许多人。     曹操杀吕伯奢——多心害死人。     这应该是曹操出道以来做的第一件最不得人心的事,也正是这件事先入为主,蒙住了人们的眼睛,使很多人看不到曹操后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曹操杀蔡瑁——操之过急。     曹操杀华佗——恩将仇报。     蔡瑁和华佗与吕伯奢一样,都是死在曹操疑心之下的冤魂。当然,曹操每次错杀了人,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杀了吕伯奢之后,死心踏地跟他的陈宫离他而去;错杀了蔡瑁,赤壁惨败;错杀了华佗,头疯痛而死……     作为乱世英雄的曹操,他一生杀人无数。     曹操杀吉平——恼羞成怒。     曹操杀吕布——懊悔不及。     以上五条歇后语都带一个“杀”字,可见曹操有仅疑心重,而且杀气也很重,有很多人都是被他错杀了的,所以,曹操千百年来一直不得人心,致使当时就有许多人“吃曹家饭,管刘家事——心不在焉”。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徐庶大概是第一个以沉默来反抗曹操的人吧?     关公投奔曹孟德——身在曹营心在汉。     高官厚禄收买不了一个关云长,最后还落得个损兵折将。这应该是曹操最失败的一次用人了吧?     曹操遇庞统——中了连环计。     庞统当时并未投靠任何一个诸侯,可他为什么也要和曹操过不去呢?我想,除了庞统“看不惯”曹操之外,大概还有下面这个原因吧:     曹操到赤壁——利令智昏。     曹操平时为人不得人心,他带兵到赤壁这件事本身也不得人心,所以才导致了他在赤壁之战中的惨败。     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华容道上的曹操——难过。     多亏了关云长放他一马,他才大难不死。     当然,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曹操也有许多成功的地方。     曹操做事——大刀阔斧。     曹操做事除了疑心重以外,还有大刀阔斧的一面。讨董卓、打徐州、战官渡……说干就干,坚决果断。正是这种雷厉风行的办事作风,成就了曹操的一世英名。     非常之时要用非常之人。曹操也深知其中的道理,所以有这样一条歇后语:曹操用人——唯才是举。     曹操的这一条用人原则,使众多的文臣武将为他出生入死。     许褚战马超——赤膊上阵。     庞德抬着棺材上战场——决一死战。     这些都是“唯才是举”取得的成效。     前面曾提到一条歇后语叫做“曹操杀吕布——懊悔不及”。曹操一生杀人无数,为什么在杀了曾把他打得割须扔袍的吕布之后会“懊悔不及”呢?我想,大概是这件事违背了他“唯才是举”的用人原则吧。吕布是一个人才。三英战吕布尚且不能取胜,吕布可谓是三国时候的第一条好汉。况且当时吕布已有归降之心,只因为刘备说了一句话,才使曹操下了杀掉吕布的决心。刘备那句话的意思大致包含在下面几条歇后语中:     吕布拜董卓——认贼作父。     吕布杀敌董卓——大义灭亲。     吕布叛荆州——出尔反尔。     吕布为了一匹赤兔马杀了丁原,为了一个貂蝉杀了董卓,他是一个十足的小人,但他必竟是个人才呀,凭曹操的足智多谋,难道还驾驭不了一个有勇无谋的莽夫?以曹操的智谋加上吕布武力,何愁天下不平呢?所以,杀了吕布之后,曹操就后悔莫及了。     另外,曹操也很能以身作则。     曹操割须——以己律人。     这句歇后语讲的是有一次曹操带兵出征,正遇麦子成熟,农民们正忙着收割。曹操当即就下了一道命令:凡践踏麦子者一律处斩。不料他自己的马却惊了,践踏了一些麦子。曹操便拔出配剑要取自己的项上人头。在众人的劝说下才割下头发,以发代首,以正军纪。在千多年前的封建社会,作为一军的主帅,能够做到这一点确实不容易。正是因为曹操能够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他的军队才会纪律严明,打出一个又一个漂亮的胜仗,开创曹魏一代基业。     诸葛亮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曹操和诸葛亮都是三国时期足智多谋的人物。但曹操因为为人奸诈,一直不受人们的喜欢。而诸葛亮则因为他对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心,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敬仰。民间因此有歇后语赞曰:     诸葛亮做丞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当然,诸葛亮除了忠心之外,还有其他许多过人之处。如: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治蜀——顺应民心     孔明的计谋——神机妙算。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诸葛亮过长江——胸有成竹。     孔明给周瑜看病——自有妙方。     诸葛亮借东风——将计就计。     诸葛亮放孟获——欲擒故纵。     诸葛亮出祁山——以守为攻。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诸葛亮斩马谡——执法如山。     这些歇后语都来至《三国演义》,基本是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丰功伟绩,对诸葛亮极尽赞美之能事。也正因为这样,刘备才会对他言听计从。     刘备遇孔明——如鱼得水。     刘备对孔明——言听计从。     就连与他同时代的鲁肃和司马懿也很佩服他:     鲁肃服孔明——五体投地。     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     然而,尽管《三国演义》把诸葛亮写得像妖人一样的聪明,群众雪亮的眼睛还是看到了他的失误之处:     诸葛亮用马谡——明白人办糊涂事。     诸葛亮六出祁山——劳而无功。     还有“孔明弹琴——玩的是空城计”,但人们都知道那只不过是故弄玄虚。     诸葛亮其实也还有虚伪和阴险的一面:     气死周瑜去吊孝——虚情假意;     孔明斩魏延——借刀杀人。     魏延为蜀汉政权的建立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可诸葛亮却在死后还设计杀他,这一做法实在不令人佩服。难怪人们会说:     跟诸葛亮学本事——能掐会算。     也就是说,诸葛亮只不过会点阴阳八卦而已,比街头巷尾的算命先生强不了多少。     人们还说:     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这话其实是想告诉我们:诸葛亮原来也不怎么样,他只相当于三个臭皮匠。     你认为呢?     刘备     人们都知道有这样一句歇后语: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尽管《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想方设法为刘备说好话,还借曹操之口夸刘备是英雄,但人们还是觉得,刘备除了会哭之外,其他的似乎就没有多在能耐了。真是这样的吗?     刘备出生低微,是个卖草鞋的:     刘备编草鞋——内行。     现在的编织行业还奉刘备为祖师爷呢。     但他“但卑不敢忘忧国”。身逢乱世的他,时时都在寻找机会,总想能有一番作为。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     这是刘备走向政治舞台的第一步。随后,他便带着关张二弟参与了镇压黄巾军、讨伐董卓等一系列政治活动,试图打开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但因为势单力薄,人微言轻,始终未能如愿。以致于“刘备困曹营——提心吊胆”。直到有一天,汉献帝认他作了皇叔,他的身价才一下子看涨起来。这就叫做:刘备当皇叔——时来运转。     有了皇叔的称谓,刘备就有了一张从政的资格证。从此,刘备的命运渐渐有了好转。再加上诸葛亮的出山,更使刘备如虎添翼。这就叫“刘备遇孔明——如鱼得水”。     但是,好事总是多磨。长坂坡一战,刘备被曹操打得丢盔卸甲、妻离子散。好不容易逃离虎口之后,刘备便演了一出戏,那就是众所周知的: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刘备是深知其中道理的。所以“刘备杀人——心慈手软”。刘备的哭其实也不过是他收买人心的一种手段而已。     刘备也是会耍政治手腕的。借荆州就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有了荆州作为根据地,刘备的势力逐渐壮大,最终一步步建立了蜀汉政权。     由此可见,刘备的江山并不完全是靠哭得来的。他除了会哭之外,其实还有很多本事。 

30、邻居大婶也来劝母亲:“别让洪水上了吧,就弟兄一个,他爹又不在家,万一有个好歹咋向他爹交代呢?”母亲笑着谢了大神,摸摸我的头说:“我送他,学不能不上啊。”大婶瞪了母亲一眼:“你,能行吗?”母亲顿了一下,点点头。

31、仓老鼠和老鸹去借粮——守着的没有,飞着的有(第61回柳氏)

32、临行前,徐庶曾向刘备表示:“纵使曹操相逼,庶亦终身不设一谋。”

33、《草船借箭》选自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__________________。

34、乐不思蜀——本指蜀汉亡国后,后主刘禅被安置在魏都洛阳,过着豪华享乐的生活,感到非常满足,不想再回蜀中。现在用来泛指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想回到原有的环境中去。 

35、“良药口苦利于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学们,希望大家能够告别网吧,把握自己。

36、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双方剑拔弩张。曹操手下的谋士蒋干,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读书,便向曹操毛遂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劝降周瑜。结果周瑜设下计策,令蒋干盗得假冒曹操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蒋干献书曹操,令斩了蔡瑁、张允。后来蒋干盗书用来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

37、正所谓“七分真实,三分虚构”,历史上的徐庶进曹营后真的是一言不发吗?从正史来看,恐怕并非如此。正史对徐庶记述甚少,《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徐庶投奔刘备后,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向刘备举荐了自己的好友诸葛亮,刘备为图霸业,请来诸葛亮出山相助,三顾茅庐也自此成为千古佳话。

38、暑期限量免费领取:小学到高中全套必备270首古诗词标准诵读音频!

39、传说姜太公封了诸神后,唯独姜太公的老婆扫帚星没有封到神,整日争着要封神。一日,姜太公的老婆又在告“枕头状”了。

40、词中的“亡赖”同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2分)

41、周文王要抢夺无道昏君殷纣王的天下,解救受苦受难的黎民百姓,就招兵买马,访请能人。这天晚上,他梦见飞熊入怀,第二天就差人访飞熊。在渭水河边访到了钓鱼的姜子牙,姜子牙的号叫飞熊。周文王听了当差的禀报,亲自坐辇到渭水河边请姜子牙到朝里管理国家大事。

42、今天小编还为各位看官准备了一个歇后语的谜面,

43、张飞吃豆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如今我已不再是那个怕狗的小孩子了,而母亲依然很怕狗。于是每次外出,我总细心地守护在母亲的身旁——因为,我忘不了那个怕狗的童年;忘不了母亲那只手,湿漉漉的,有些发抖……

45、短文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告诉我们母亲其实是很怕狗的,试借用短文中的语句进行说明(6分)

46、徐庶用手指着自己的胸口说:“本打算与将军共图王霸大业,耿耿此心,唯天可表。不幸老母被掳,方寸已乱,即使我留在将军身边也无济于事,请将军允许我辞别,北上侍养老母!”刘备不忍看其母子分离,更怕万一徐母被害,自己会落下离人骨肉的罪名,只好同徐庶挥泪而别。徐庶北上归曹以后,心中仍十分依恋故主刘备和好友诸葛亮,尽管他有出众的谋略和才华,但不愿为曹操出谋划策,与刘备、诸葛亮为敌。曹操派他来本为劝刘备投降,他却私下劝刘备撤离新野。

47、黄忠号称三国第一神箭手,据说黄忠射箭,追求的境界已不再是一个“准”字,而是一个“气”字,虽然绝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所谓的“气”是怎样一个境界,但黄忠追求的境界已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必谈话题之一了,黄忠的“箭神”名号也因此流传开来。百发百中现用来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48、推开窗子,前面是一片宽广的阅读田野。(15分)

49、后来便有了一句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表示始终保持沉默之意。

50、顶梁骨走了真魂——吓得要命(第68回王熙凤)

51、吴音:___________    相媚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推倒油瓶不扶——懒到家了(第16回王熙凤)

相关句子

泰山顶上观日出歇后语(12句)

泰山顶上观日出歇后语 1、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泰山顶上观日出歇后语)。 2、◆砂锅不捣不漏,木头不凿不通。 ◆草遮不住鹰眼,水遮不住鱼眼。      ……

猪鼻子插葱歇后语(18句)

猪鼻子插葱歇后语 1、看门的大爷对新来的员工工作指指点点,说这说那,有点猪鼻子插葱-装象的意思。 2、各户人家摆上供品,便抱着公鸡跪在土主面前祝告,大概就是酬谢神灵、祈……

咸菜煎豆腐歇后语(43句)

咸菜煎豆腐歇后语 1、卖布不带尺----------存心不良。(存心不量)。 2、瞎子背瞎子----------忙上加忙。(盲上加盲)。(咸菜煎豆腐歇后语)。 3、 十二个时辰占三个字--身(申)子虚(戌) 4、打……

韩信点兵歇后语下一句是什么(29句)

韩信点兵歇后语下一句是什么 1、缝衣针的 “眼儿” 很小,与张飞的大眼睛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就有了这句歇后语: 2、 息息相关、蒸蒸日上、津津有味、滔滔不绝 3、成语(1)带有……

汉字歇后语大全500个(18句)

汉字歇后语大全500个 1、阎罗王面前——没放回的鬼(第21回阎婆惜) 2、半两棉花------------免谈。(免弹)。 3、盐店里谈天----------闲得没事做。(咸得没事做)。 4、最新版:2上语文《补充习……

小和尚念经一一歇后语(17句)

小和尚念经一一歇后语 1、成语汇总;AABBAABCABCCABAC等多种形式,重点要点考点(小和尚念经一一歇后语)。 2、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数学)-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3、 一丝不苟──粗心大意……

打开天窗一一歇后语(7句)

打开天窗一一歇后语 1、憨态可掬 文质彬彬 风度翩翩 相貌堂堂 落落大方斗志昂扬 意气风发 威风凛凛 容光焕发 神采奕奕温文而雅、神采飞扬、气宇轩昂、雄姿英发、生龙活虎、春风得……

诸葛亮的歇后语(4句)

诸葛亮的歇后语 1、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2、诸葛亮斩马谡(su)——执法如山;不念旧情 3、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已:停止……

出自三国演义的歇后语(4句)

出自三国演义的歇后语 1、言过其实(马谡):指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后也指话说得过分,超过了实际情况。 2、关公赴会——单刀直入(比喻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3、(出处)文选魏武……

关于鸡的歇后语(14句)

关于鸡的歇后语 1、鸡是十二生肖成员之在日常生活中,关于描述鸡的俗语数不胜数,而最为常见的当属带鸡字的歇后语了。才出壳的鸡子——嫩的很,铁公鸡身上拔毛——莫想等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