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谦让的故事(41句)
古代谦让的故事
1、这个故事可不仅仅是在京为官的发扬风格,还可以反过来讲,就是在老家的穷邻居劝阻在京为官的大官巧取豪夺。见于清金武祥《粟香三笔》卷四:
2、民族是由个人构成的,个人的文明精神,就构成了整个民族的文明的精神。这种精神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文化、传统、教育、社会崇尚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且日积月累的结果,它需要沉淀,需要浸润,需要众人发力,众志成城。
3、家人见到这样,有些不忍心,劝他说:“你一定要成功的决心和心情我们可以理解,但不一定非要这样虐待自己啊!”
4、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在起义前期能和官兵同甘共苦,身先士卒,礼贤下士,因而屡战屡胜。但随着起义队伍的壮大,功绩的显赫,他的骄傲情绪一天天滋长起来,贪图享受,拒听忠言,居然杀害了向他进谏的忠臣李岩,以致军心涣散,辉煌功业毁于一旦,落得个自身被害的结局。
5、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负薪挂角》
6、苏秦看到家人这样对待他,十分伤心。他关起房门,不愿意见人,对自己作了深刻的反省:“妻子不理丈夫,嫂子不认小叔子,父母不认儿子,都是因为我不争气,没有好好学习。”
7、 适当的谦让,孩子能获得小伙伴的信任感,以及和不同小朋友之前的友谊,属于亲社会的行为,他所表现出来的“礼让“”谦和“”帮助”“分享”,对他个人人格魅力的形成,有非常大的好处。(古代谦让的故事)。
8、当他有一天成长起来的时候,当他有一天比我更为杰出的时候,我希望,我无愧于我的儿子,我希望他能够说,他是以我为榜样而那么杰出。比尔·盖茨是这么做的,沃伦·巴菲特也是这么做的。如果说,连他们这些几乎从来没有招致恶评的超级富豪们都在这么做的时候,我有什么理由不这么做呢?如果有比他们更好的存在,我也会修正我的目标。但是在此之前,我的方向是如此明确,会指引着我一路向上。谦虚的名人故事篇14有一位女作家被邀请参加笔会,坐在她身边的是一位匈牙利的年轻作家。
9、扁鹊回答说:“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
10、经过一年的学习,苏秦认为自己已经把老师的本领都学到了,便迫不急待告别老师和同学,去闯荡天下。但是一年后不仅一无所获,连钱也用完了。他只能穿着破衣草鞋踏上了回家之路。
11、而大哥扁鸿的医术更加出神入化,能够防病于未然,只要看人一眼就可以判断出这个人可能得什么毛病,然后在其得病之前就及时治疗。
12、“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这是两个关于勤学的故事。
13、“六尺巷”,据称是安徽桐城宽六尺,长约一百来步的小巷子。关于这个巷子的由来,桐城派作家姚永朴《旧闻随笔》及《桐城县志》有记载:
14、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北宋眉山人,北宋着名散文家。在妻子程氏的劝告下,27岁才开始发奋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嘉佑元年,携子苏轼、苏辙到汴京,以22篇文章谒见欧阳修,受其赏识,由此名声大振。后人因其二子苏轼、苏辙均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为“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为文见解精辟,语言锋利,纵横捭阖,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著有《嘉佑集》十五卷。
15、于是,贫道陷入了沉思。此时正好发现一本《霸州民间故事卷》,这套书说的正是贫道的家乡——河北霸州的民间故事。翻开第二页《郝天官的故事》,又发现了另外一个版本。
16、有趣的是,郝惟讷和张英是有交集的,他们同在康熙朝为官。但郝惟讷比张英大14岁,资历也老。他康熙七年就做了礼部尚书,康熙十一年就做了吏部尚书。而张英康熙六年(1667)才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旋即他父亲死了,回家服丧。也就是说,康熙七年郝惟讷贵为天官的时候,张英才考上公务员,又守三年孝在老家桐城蹲着呢,不过是一个30岁左右的年轻小伙,无论如何不能有这样的资历,说这样的教训人的话。若争版权的话,张英别说排不过山西的李锦袭,就连敝乡的郝惟讷都排不过。看来,贫道也要为我们的乡贤郝惟讷先生争取版权了。
17、曾经有一位老师将孔融让梨的故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交流这个故事的感受,学生们大多都说孔融具有谦让的美德、要如何学习云云。唯独一名学生,语出惊人:如果孔融不让梨,他的哥哥们会揍他。这是他不得已的选择。也许在他哥哥们的眼里,他这不是谦让,而是一种屈服。
18、我想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伪问题了。因为习俗这样的东西,父母怎么有资格“教”呢?能把某种习俗教会给一个人的,只有社会。
19、谦德亦根源于人的辞让之心,其集中体现就是在荣誉、利益面前谦让不争,以及人际关系中的互相尊重。
20、许武到了壮年还没有娶妻,有人劝他,他回答说:“我恐怕找到不适当的人选,反而使兄弟的情感发生嫌隙!”
21、主要的美德:保持指甲的干净,从不累及别人;主要的过错:终生不娶,脾气不佳,消化力差;仅有的一个希望:不要被人活埋;最大的罪恶:不敬财神;生平重要事:无。哥哥反复劝说,并提出代为整理。诺贝尔执意不从。
22、左拉曾这样描述过他的学生法国大作家莫泊桑:他往往一下午洗耳恭听我们的谈话,眼睛明亮而含笑,老半天才斗胆插上片言只语。谁也不曾料到,这个布满欢快朝气的年轻人后来竟一举推出了《羊脂球》那个满含柔情、讥嘲和勇气的完美无缺的作品。
23、●孩子,没关系《受批评也没关系》让孩子接受批评,成为更好的自己
24、●《挖鼻孔的理由》不乱擦鼻屎,更不吃鼻屎,做个讲卫生的好孩子
25、大学士郭东野为翰林时,其封翁(指受过封诰的父亲)家与邻人争一墙界,寄书于东野,东野漫上以诗云:“千里封书只为墙,让他几尺有何妨?长城万里今还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26、他默默地听我们的谈话,然后他的作品源源而出,显出了炉火纯青的功力。完全可以说,《羊脂球》的享誉文坛,是谦虚好学的结果。
27、左拉曾这样描述过他的学生法国大作家莫泊桑:他往往一下午洗耳恭听我们的谈话,眼睛明亮而含笑,老半天才斗胆插上片言只语。谁也不曾料到,这个布满欢快朝气的年轻人后来竟一举推出了《羊脂球》那个满含柔情、讥嘲和勇气的完美无缺的作品。
28、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孔融让梨》
29、有一次,他正与孟浩然谈诗论政,忽闻皇上李隆基驾到,他马上以“布衣不能面圣”为由,将孟浩然藏于书桌之下,自己单独去接驾。
30、有必要,因为这种礼节在可预见的未来,还将在中国社会存在。可能不会像过去一样覆盖整个社会以及社会里的每一个人,但是在一些地方还是会存在。孩子将来要适应各种的人和事,有必要知道各种打交道的礼节。
31、以前,我带两个美国同事游成都,游玩结束后,我送他们回酒店,他们下车和我郑重表示感谢、握手道别,然后两人头也不回地转身走了。我依依不舍地站在原地,习惯性地等待他们像所有中国人那样,回头说句“不送了”“慢慢走”之类的话,可是他们没有。我突然意识到,原来我们中国人是习惯(多次道别)的啊!
32、苏秦回答说:“不这样,就会忘记过去的耻辱!”
33、他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又重新振作精神,搬出所有的书本,发愤读书。他每天读书到深夜,有时候不知不觉伏在书案上就睡着了。第二天醒来,都后悔不已,但又没有什么办法不让自己睡着。有一天,读着读着实在困了,不由自主便扑倒在书案上,但他猛然惊醒——手臂被什么东西刺了一下。一看是书案上放着一把锥子,他马上想出了制止打瞌睡的办法:锥刺股(大腿)!以后每当要打瞌睡时,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一下,让自己突然“痛醒”。他的大腿因此常常是鲜血淋淋,目不忍赌。
34、过了一会儿,岳飞也来到这里,他先离镫下马,然后上前施礼:“请问老丈,方才可曾见一个骑黑马的?他往哪条路上去了?”老人见岳飞很有礼貌,便耐心地给他指路,这正如俗话所说:“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35、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五子登科》
36、美国同事的行为,是不礼貌的吗?我觉得不是。这就是他们的习俗,我理解并(包容)。
37、父亲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拿最小的,大的应该留给哥哥吃。可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弟弟应该吃最大的梨。”
38、诗曰:寂寂竟何时,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39、 田田也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下,她常常谦让比她小的弟弟们。洗手时,总是让弟弟们先洗,嘴上常常挂着“我是姐姐”这句话,让人听了忍俊不禁。一天,丕丕突然对老师说:“芳芳老丝,田田刚才洗手时让丕丕先洗,我喜欢田田”。丕丕露出太阳般的笑容温暖了老师的心。虽然米诺宝宝还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每当田田让米诺先洗手时,米诺总会:“得得得得得得”的歌唱,这是他独有的用来表达开心的方式。两岁小儿的“谦让”如此简单,天真又烂漫。
40、“香九龄,能温席”的故事,说的是汉朝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孩子。在他九岁的时候,就已经很懂事了。每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就给父母搭蚊帐,让枕头和席子清凉爽快,把蚊子赶走,让父母睡个好觉;到了寒冷的冬天,他就先钻井被窝里,把被子暖热,让父母睡得温暖。黄香的故事流传到了京城,京城人都说:“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 上一篇:冬天的诗句古诗大全(47句)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