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名言名句解释(76句)

2023-11-09 10:17:49 阅读:

老子名言名句解释

1、老子的《道德经》里最经典的十句话,流传了2500多年,值得收藏(老子名言名句解释)。

2、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3、通过“无为”来实现“无不为”。用取消人的主观努力的办法来实现人的主观目的,这听起来荒唐极了!但正是在这看似荒唐的言辞后面,包含着丰富而又深刻的智慧。

4、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老子

5、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7、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8、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9、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10、解释: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

11、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2、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13、道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是与儒家同等重要,只是在政治思想上一为表显一为裹藏之别而已。而道家在理论能力上的深厚度与辩证性,则为中国哲学思想中所有其它传统提供了创造力的泉源。以下十句话正是《老子》的精髓所在。

14、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15、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16、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1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

18、(译文)这句有两个关键词“不仁”与“刍狗”,“不仁”不能理解成“不仁慈”,这里的“不仁”指的是无所偏爱;“刍狗”是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祭祀完就会扔掉,没人拿它当宝贝,所以天地、圣人对万事万物都一样看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19、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20、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21、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22、不识阴阳,先天不足,病魔缠身,本可长寿而中途短命而死者,十中有三;

23、邪与正相伤,欲与性相害,不可两立,一起一废,故圣人损欲以从性。

24、道具有形而上的品格,道是宇宙的本源《老子》中的“道”是真实存在的浑然休的东西,没有具体形象,也没有名字: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确,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日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日逝,逝日远,远日返。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共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5、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26、《道德经》第三十八章:“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2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第七十四章)

28、道者性也,乃天地万物,一切生命之先天之本,原始之性。其无形无象,含而不露,空虚无迹,却无所不在、无所不有、无所不为,生育天地,运行日月,长养万物,却从不自彰、自恃。

29、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30、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六章

3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道经·第三十三章》

32、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33、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34、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35、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36、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老子《道德经》

37、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39、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40、清静者德之至也,柔弱者道之用也。虚无恬愉者,万物之祖也,三者行则沦于无形,无形者一之谓也。

41、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42、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43、“无名,天地之始(开始);有名,万物之母(根本)”

44、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45、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46、"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老子《老子》"

47、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48、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49、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50、“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第五十六章)这句话的意思是,“塞住出口,关上门径;收敛锐气,排除纷杂;调和光芒,混同尘垢。这就是神奇的同化境界。”(傅佩荣)这句话老子也重复过,可见他很看重这种与世沉浮的生存姿态。我们说“与世沉浮”只是一般字面意义上的,实际上老子所理解的圣人或者入道的人有道而人不知的,他们的不被知只是世人看不出来罢了。其实,圣人也罢,俗人也罢,“和光同尘”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智慧。

51、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52、大致意思:鲜古文为“小鱼"之意。整句的意思是治理大国应该象烹小鱼一样小心、动作轻,烹小鱼一不小心,动作一大就会把鱼翻碎烂,治理大国的执政者不能三天两头搞大运动,劳师动众折腾老百姓,不要轻易打扰甚至干涉百姓生活秩序,这样国家才能治理好。

5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54、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正臣。——《道德经》第十八章

55、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56、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57、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58、夫哀乐者德之邪也,好憎者心之累也,喜怒者道之过也

59、(感悟)老子的“无为”并不是消极地无所作为,不是叫人们躺在沙发上什么都不干。或者把两手插在裤袋里四处闲荡,“无为”不是主张“不为”。恰恰相反,它反对的只是违反自然规律的妄为,要求不以个人主观的欲望来破坏自然的发展,所以人们常把“自然”和“无为”连用,合称“自然无为”。

60、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61、圣人一切作为,如行云流水,义所当为,理所当然,一切顺其自然规律。做完事,如雁过长空,心无芥蒂,不落丝毫痕迹,看似无为实际是有为。

62、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道德经》第七章

63、解释:过分地爱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过于积敛财富,必定会遭致更为惨重的损失。

64、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

65、大道自然,何须强自静。行无求而自松,饮无奢而自清,卧无欲而自宁。——老子

66、吾之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67、了解别人是智慧,了解自己是圣明。战胜别人是有力量,战胜自己才是强大。知足的人就是富有。坚持而行的人就是有志。占有而不丧失才是持久,死亡而不被忘记的人才是长寿。不自以为是,目中无人的人,才能成就自己的事业。

68、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69、(译文)在老子的观念里得宠和受辱是一样的,并不值得骄傲。

70、《道德经》第二十一章:“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7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72、出自《道德经·第六十四章》。人们做事,常在快要成功时失败;在快要完成、结束时能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不会坏事。这是说无论做什么事,从头到尾都要兢兢业业、谨慎对待。

73、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74、外欲之人,贪于世事,外求华饰欲乐,贪名求利,对名利取之无度,整日奔波于名利之中,以致心中不静,而生烦恼,身心皆疲。

75、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相关句子

关于忍耐的名言警句(82句)

关于忍耐的名言警句 1、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那些背叛同伴的人,常常不知不觉地把自己也一起毁灭了。 2、在任何状况下,不能玩弄别人,玩人必被人玩。你再有心眼,也不……

王阳明人生励志名言(95句)

王阳明人生励志名言 1、(解释)是非之心,不用思考便知道,不用学习便具备,这是真正的良知。 2、然可欲者是我的物,不可放失;不可欲者非是我物,不可留藏。 3、不是一番寒彻骨……

伏尔泰的励志名言(56句)

伏尔泰的励志名言 1、一般而论,各个不相同的不幸造就幸福。因此,越是一次次不幸的频繁发生,就越是好事一桩。 2、——高尔基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3、Theendowm……

十句关于感恩的名言(101句)

十句关于感恩的名言 1、 10感恩是力量之源,爱心之根,勇气之本。感恩父母,你将不再辜负父母的期望;感恩社会,你会轻轻扶起跌倒在地的老人;感恩人生,你将笑对狂风暴雨,笑……

惜时名言警句最好大全(54句)

惜时名言警句最好大全 1、改句:那棵树被伐木人用斧子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2、(感悟):人只有在生活中吃得苦,吃一堑长一智,才能眼睛发亮,看清生命的真谛和生活的意义。……

科学家的名言100句短(28句)

科学家的名言100句短 1、任何倏忽的灵感事实上不能代替长期的功夫。——罗丹 2、 天才不是别的,而是辛劳和勤奋。——比丰 3、命运如同市场。如果老待在那里,价格多半是会下跌的……

古人关于责任的名言(33句)

古人关于责任的名言 1、译: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2、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

舍生取义的名言和故事(49句)

舍生取义的名言和故事 1、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

名言警句大全小学版10个字(38句)

名言警句大全小学版10个字 1、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 2、健康等于失去了健康,一切都等于零。——俗语(名言警句大全小学版10个字)。 3、教师……

机遇名言名句(41句)

机遇名言名句 1、正直并不仅仅意味着说真话,它更意味着做该做的事情。 2、成功之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没有人能够一步登天。 3、灾难这东西最能经常而确凿无疑地提醒我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