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读后感1000字(65句)

2024-02-02 12:01:52 阅读:

百年孤独读后感1000字

1、我时常想,我的先辈们经历过的那些惨烈的战争、残酷的屠杀,与我现在所生活的世界看似完全不是在一个位面,但那也不过就是几十年前的事情。我们是否太过健忘,不是忘记历史,而是忘记那种深处动荡中的感觉。

2、刚读该书的时候,我被雷同的姓名和无数的倒叙、插叙给弄得晕头转向,时不时又要重读一下,才能理解其含义。书中有些人物我至今还不能完全对号入座。通过对《百年孤独》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身世进行了解,我们知道,自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一个多世纪里,拉丁美洲几乎都处在军人独裁政权的统治下。政客们的虚伪,统治者们的残忍,民众的盲从和愚昧,使拉丁美洲百年的历程不断重复着怪圈,不是前进,而是徘徊。《百年孤独》告诉我们:孤独就是不团结,不团结就是没力量,没力量就是可怕。所以作者著书的目的就是希望拉丁美洲的民众要团结起来,共同走向文明,走向开放,走向繁荣。

3、总的来说,外向的男人战胜不了内心的欲望而孤独,内向的男人屈服外界的强大而孤僻。活力四射的女人经不起世界孤独的氛围,藏事于心的女人最能被内心藏匿。寂寞,和孤独不同。寂寞,是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觉得冷清无趣,想要找人来说说话陪伴一下,哪怕打开电视不看节目只听着声音在房间里回荡也好。而孤独,是身处千人万人之中,心里仍是一个人在世界尽头的感觉,仿佛洪荒初开,欲将心事付瑶琴、弦断无人听的哀痛。寂寞可以安慰,孤独无法消除。

4、人生世世亦复如是。 生命周而复始,所有的人都逃不了孤独的命运。

5、其次简介下非常具有特点的几名女性。首先是家族第一辈乌拉苏尔,一个而富有无活力、干劲的女人,她通过买糖果小动物挣钱,从而使整个家族由足够多的经济来源。并且个性、明辨是非,在阿尔卡蒂奥残暴统治马孔多时,出面教训他。敢于斗争,在奥里雷亚诺上校被囚禁在马孔多时,表现出来屈服的精神。她的孤独体现在晚年时不被人注意,但是有倔强地企图融入遗忘她的子孙世界,在见证家族由盛至衰后死去,她是这篇小说的核心、最讴歌赞颂的人物,她勤劳勇敢、善良、富有热情,又坚贞不屈,是布恩迪亚家族以及整篇小说的顶梁柱。再次是家族最后的女性,阿玛兰旦·乌拉苏尔,充满活力、富有干劲的她从布鲁塞尔回来之后,看见家族荒废,准备重新整理家业,但在丈夫走后,抵不过孤独的她和侄子寻欢作乐,在生下家族最后的子嗣后,大出血而死。(百年孤独读后感1000字)。

6、尽管这本书初读非常难啃,但当我一口气读完最后的几十页,深感酣畅淋漓的同时,我不得不承认:《百年孤独》,确是一本奇书。它不同于任何一部我所知的小说或故事。不是因为魔幻现实主义的风格,而是小说讲的故事内容本身。

7、家族的第一代人在筚路蓝缕中开创基业,家族的后代则因循祖先的精神将之继承和发展。家族的第二代人何塞·阿尔卡蒂奥继承了父亲的强悍精神和蓬勃欲望,奥雷里亚诺则继承了父亲的孤僻性格和聪明才智。

8、绥宁:开展“大手牵小手呼啦一起走”活动(视频)

9、简单讲,我认为这是一部没办法影视化的小说。在百年的时间跨度上,一个接一个的人物和故事不断在书中登场、上演。而正如我之前说的,每一个故事在书中可能花不了多少篇幅,刚开始便结束。我都想不起书中是否出现过带冒号引号的人物对话。这怎么演?

10、不过,比起《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的文字本身更生动和丰富,也更贴近日常生活,从人物神态反应的内心迅速变化,到年老后心态的演变,这些我们或许都有过接触却鲜少深刻观察。

11、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布恩迪亚家族一共七代人一百年来的兴衰传奇,反映了拉丁美洲这片土地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马尔克斯在本书的创作中大量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因此本书,也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

12、 在珍视记忆的同时,小说中那些陷入孤独的人物却也感受到了记忆的沉重压力,随着这种压力愈加沉重,一旦不堪重负,人们会选择在健忘中逃避。丈夫离奇死亡之后,丽贝卡的沉重记忆导致她把自己与世隔绝起来,不与人接触,生活在回忆当中。她认为自己找到了曾经苦苦寻觅的安宁,“在这里,记忆因思绪无情的力量化为实体,如同活人一般在幽闭的房间里游荡”由于沉湎于过去美好幸福的回忆,她放弃融入这个不断变幻的时代。在奥雷里亚诺上校身上,我则发现了与丽贝卡完全相反的性格特征:他几乎丧失了所有的记忆。奥雷里亚诺上校生活在永无止境的循环往复之中,他不断把他执迷收藏的小金鱼卖掉、获得金币、溶化金币、重新制作小金鱼。布恩迪亚家族染上了双重疾病:怀旧和健忘。前者把人们禁锢在过去,后者把人们禁锢在现在。二者看似毫不相干,实则根源于同一事物——布恩迪亚家族无法避免的孤独宿命。由此可见,倍受煎熬的布恩迪亚家族注定要在时间的循环中往复,在命中注定的孤独中沉沦,根本无法走向未来,直至生命耗费殆尽。(6)

13、他用家中仅有的骡子和山羊与不知从哪里来的吉普赛人换了磁石打算用于挖掘黄金,最终得到的却只有一副十五世纪锈迹斑斑的盔甲;他看到吉普赛人带来的凸透镜,想着用凸透镜的聚光原理发明一种强大的武器,甚至不惜以身试险,导致皮肤灼伤溃烂;用简单的航海仪器最终得出结论,“地球是圆的,就像个橙子”,这换来的只是妻子的狂躁暴怒,村里人也都认为布恩迪亚已经彻底疯了;后又用梅尔吉亚德斯留给他的炼金炉将家中全部金币与铜屑、铅石熔在一起,最终得到的只是一锅恶臭的浓浆。

14、我时常想,人类的文明,信史不过三千年。任何人往上追溯百代,就会进入传说的时代。我们的祖先那时不知道在哪里,也许是部落聚集,过着近乎原始的生活。原始社会离我们很久远吗?我们大部分人离开农村融入现代化的都市,也不过一两代人。如果也有人把自己祖辈一代一代人的连续故事写成书,类似《百年孤独》,三两句话便写就一段多年以后还能想起的难忘经历,那我觉得,这绵续三千年的家族故事也写不下几本书。当我们翻开这部家族通史,顺着血脉和家谱回溯,必然惊讶于人类历史原来如此短暂。以此类推,可能这条线向古早捋不了不长,我们的祖先就是另一个物种。我们并未立于人类历史长河的前端下游,而很可能才刚刚启程。不对,应该说是人类历史的河流才刚刚开始流淌,而我们不过是河流奔涌向前途中激起的泥沙,伴随着激流翻过了几个浪头,便又沉入水底,尘归尘土归土。

15、阅读过程中,当我感觉主人公们已经历尽兴衰,早将我的预期填满,此时我合上书查看进度,却发现全书才刚刚进行了不到四分之一。我疑惑不已,因为我实在想象不到剩下的大半本书还能写些什么,即使写了又如何能让前后浑然为一个整体。可《百年孤独》做到了。在马孔多的整个历史上,那些我看到的个人兴衰不过是一些涟漪,后浪不断催着前浪。后浪似乎带来了一些新鲜东西,但逃不过波浪起灭的轮回,终于一阵狂风之后,一切归于沉寂。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楼里的爱恨情仇皆是过眼云烟。《红楼梦》、《活着》、《百年孤独》,豆瓣top异曲同工,奇书皆是如此。

16、《百年孤独》通过描述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家族的兴衰,命运的多舛,揭示其从自闭到开放,开放到繁荣;再由开放到自闭,自闭到毁灭的过程。马孔多文明的创始人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与妻子乌苏拉以非凡的胆识和开放的精神,开创了马孔多的繁荣。当他看到吉普赛人先进的发明时,不满于自己所过的落后生活,向妻子抱怨说:“世界上正在发生不可思议的事情,咱们旁边,就在河流对岸,已有许多各式各样神奇的机器,可咱们仍在这儿像蠢驴一样过日子。”他努力奋斗,决心要开辟出一条道路,把马孔多与外界的伟大发明连接起来。可因马孔多隐没在宽广的沼泽地中,与世隔绝,没有人能理解他。他被家人绑在一棵大树上,并在那棵树上死去。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死了,连同马孔多的文明。作家以生动的笔触,刻画了性格鲜明的众多人物,描绘了这个家族的孤独精神。在这个家族中,继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之后的几代人,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没有感情沟通,缺乏信任和了解。孤独、苦闷、猜忌是他们生活的主题,最终导致了马孔多狭隘、落后、保守直至没落。尽管很多人为打破孤独进行过种种艰苦的探索,却无法找到一种有效的办法把分散的力量统一起来,最后均以失败告终,这个家族的命运是悲惨的。他们的这种孤独不仅弥漫在布恩迪亚家族和马孔多镇,也弥漫在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丁美洲,而且渗入了狭隘思想,成为阻碍民族发展、国家进步的一大包袱。作品告诉我们:孤独是自闭的,自闭就不能发展。

17、读《百年孤独》这本书的想法,多半源于它的名声:大家都在讨论、前辈都在推荐。在一次整理图书时,炳睿把这本书给我,于是看了起来。

18、这本书很难读,不仅是因为书中大量繁复的人物命名,更加难以理解的是书中充满了大量的隐喻。

19、有时我们也需要利用这种孤独感去创造、去挥发自己的才智、去享受内心的静谧。真正的孤独应当是一种内在的完满感,正因内心有独立的世界,与外界的交流无法产生共鸣时就会觉得孤独。人越是觉得孤独,越是没有朋友,越是没有人支持,就越要尊重自己,越要努力向上。

20、随着长大,我们终于明白孤独是无法战胜的,像书里的奥雷连诺上校一样,试着与孤独达成最后的谅解,签下不失尊严的“投降书”。

21、因为“他约略懂得,幸福晚年的秘诀,不过是与孤独签下不失尊严的协定罢了”。

22、  查了作者写这本小说所处的时代背景,才明白作者是在用荒诞的形式反映现实。不管文中的情节多么荒诞不羁,都取决于作者对拉美现实的观察和体悟。政客的虚伪,战争的无情,统治者的残忍,民众的愚昧和无知既是书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也是当时的现实社会存在的。作者借马孔多村民对外界世界的排斥来暗讽拉美人民排斥文明进程的自我封闭和甘心被束缚。作者曾说,孤独的反义词是团结。他希望拉美人民能够团结起来反抗愚昧、落后、保守。只有摒弃孤独,才能振兴民族。

23、《百年孤独》中的“孤独”并不是一种固定的形态,它在不同人物身上有着不同的具体表征。

24、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在布恩迪亚上校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他起初参加自由d人起义是因为看不惯保守d人操纵选举,压迫人民。但当他发动多次战争,一步步走向权利的巅峰时,却逐渐迷失了最初的自我,伴随着的是不断增加的位于权力巅峰的孤独感。“他做出决定,任何人,包括乌尔苏拉在内,都不得靠近他身旁三米以内。他走到哪都待在副官们用粉笔画出且只有他一人能进入的圆圈中心,从那里发出简短却不容置疑的命令,决定着世界的命运。”(7)他努力保持着绝对的权威,残害威胁或蔑视他权力的人,成为了他当初最讨厌的压迫者。

25、先从第一代人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说起吧,他一辈子苦陷不被人理解的“天才的孤独”,他是百年小镇马孔多的创建者,有着极强的想象力、好奇心以及求知欲。

26、对于《百年孤独》实在难读的普遍问题,太多人给出了原因,比如重复而拗口的人名无法记忆区分,流水账式的陈述让人不知道本书到底要说什么等等。除了这些,我发现相对于其他一些小说,本书的段落都实在太过冗长,阅读起来很费劲。大家的肺活量都有限,尤其在如今的社会,想沉浸于一大段文字好几分钟而不停下换口气,简直是一种修行。所以我经常读着读着思绪就开了小差,回过神来发现已看了大段文字而不自知。这放在读别的书还好,可《百年孤独》不行。这本书中没有废话,三两句话就是一个人的生死,一个故事的全部。跳过了一页,很可能就是另一帮似曾相识的人在演绎另一个故事,会被搞得完全不知所谓。所以当我阅读到书的后半部,发现作者竟奢侈的用近两页篇幅,来讲述某奥第二的漂亮保守媳妇(我实在记不住他们叫什么)唠叨的内容,顿感到无比惊讶,当真魔幻而又现实。

27、《百年孤独》一书最开端就写到:“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上校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为了“蓝色”与“白色”政治之争发动32场战争却无一成功;他一生遭遇过14次暗杀,73次埋伏和一次枪决,却均幸免于难;他官至革命军总司令,成为最令政府恐惧的人物,愈加冷酷无情,残暴独裁。

28、真正的孤独是来自内心的自己不能轻易逃脱的心境罢了,就像奥雷里亚诺上校夜以继日对小金鱼的且铸且毁,孤独其实有时来自于心魔,其实并没有什么,但是你就像被海草困住双脚不能动弹,我们要及时从自己的一小片天地中走出来,读书旅行交流,用心感受万物的美好。

29、    此书以梅尔基亚德斯与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的友情及家族历代对羊皮卷的破译为暗线。最终奥雷里亚诺破译出——“家族的第一个人被捆在树上,最后一个人正被蚂蚁吃掉”。而这个百年孤独的家族也随之永远都不会在大地上出现了。

30、我们一生中也要经历各种各样的孤独,这种孤独往往只有自己才能深刻感知到。

31、孤独是与生俱来的,从带着孤独呱呱落地,到逐渐与这个世界建立更广泛更深层次的联系,去认识孤独、去逃脱孤独、去享受孤独,最终带着孤独而去。

32、    也许在宿命的孤独感之外更有着的是一种宿命的无助感,你似乎早就知道了自己的宿命,只能任由自己循着命运的轨迹,无力改变,这便是《百年孤独》里的轮回观。

33、似懂非懂的看了一遍后,认知上了个新高度,从前想不通的现在想通了,从前不能释怀的也慢慢释怀了。

34、  人类是群居动物,倘若不与人交流,一味地闭关自守,只会陷入无尽的黑暗。只是,孤独是人类与生俱来一定会有的情感体验。我们终其一生,都是在与孤独对抗,我们建立各种社会团体为的不正是在每一个个体中寻找丝丝关联,在有限的生命中抱团取暖结伴而行。于是,在与孤独的对抗中,有的人产生了和解。他们喜欢独处,享受孤独。也许,这种和解带着本身对独处的喜爱,不会让人在独处时产生心灵上的不适感,也就不再是当初面目可憎的原始孤独了。

35、整个布恩迪亚家族都是孤独的,且这种孤独是永不停歇的,这种孤独会一直伴随他们直到整个家族从这个世界消失。 读了五遍还想再读人的理解。

36、  作者最后写道马孔多小镇被飓风抹去,从世人记忆中根除,羊皮卷上所载一切自永远至永远不会再重复,因为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不会再有第二次机会在大地上出现。但愿我们在与孤独的对抗中,能找到一点追求,一点希望,一点价值。在漫漫人生长河中与孤独和解,达到平衡走完一生。

37、和你有两便士的关系吗?—读《月亮与六便士》

38、我不是反感阅读的人,特别是小学和初中时期,世界名著刷了不少,看不懂就一遍遍看。

39、作者通过刻画一系列性格鲜明的人物,表现拉美百年风云变幻的社会历史。其中有政客的虚伪,统治者的残忍,民众的愚昧盲从,书写家族的百年孤独。加拉比海沿岸的马孔多小镇,西班牙裔的布恩迪亚家族,是一个古老家族,在这个家族中,夫妻、父子、母女、兄弟姐妹之间,同一屋檐下却缺乏信任,没有感情,没有了解与沟通,各自品味着孤独。尽管几代人为了打破隔膜,摆脱孤独,尝试过种种探索,但都没有找到有效途径,没有走出狭隘思维,不能凝聚人心,均以失败而告终,肩扛阻碍文明进步的精神包袱,继续孤独的生存模式。

40、(3)JoshPerry著,张滨江译,《双语导读》,天津出版传媒集团:56-

41、 由于时间的不可分割性,有时候预见未来跟回忆过去一样简单。贯穿全文的梅尔基亚德斯的预言证明了事件在时间中的持续发展:在故事的开端,这个象征着“新世界文明”的神秘老吉普赛人就已经预言了结局,似乎不同的事件全都在同一时刻发生了。同样,梅尔基亚德斯和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幽灵的出现以及奥雷里亚诺第二等人与梅尔基亚德斯幽灵的对话都说明了那些生活在过去的人与现在活着的人共同存在于同一时空之中。(3)

42、孤独,是布尔迪亚家族的族徽,百年里的族人害怕寂寞,恐惧孤独,而又以孤独反抗孤独,孤独中又离不开孤独。族人无休止地在孤独中挣扎,既想摆脱,又想保持,矛盾的心理状态下,种种努力都没有结果,总是救赎不了自己。

43、不管外表多么光鲜亮丽的人,在黑夜来临之际总会有点孤独之感。

44、身已迟暮,面对政府的不满仍欲筹措钱财、征集军队再发动新的战争,这换来的只是自己17个儿子的一夜间死亡的噩耗,他知道自己再也没有气力与这个世界相抗,把自己锁在布恩迪亚的炼金屋里日复一日的重复做着小金鱼,铸好,融掉,再铸好,再融掉,在无止境的重复中获得心灵的片刻宁静。

45、个人觉得《百年孤独》后半本更精彩。看似多欲但又异常枯燥乏味的文字下,潜藏了对人性不同层次的观察,以及对时间的超脱感受。我们看不到作者对于不同人物的性格或命运的主观态度,谈不上嘲讽,更像是一种直白的揭露,以一个个事件的发生与结束,让我们自己去对人物和情节做出判断。

46、布恩迪亚家族,百年历经淳朴的乡村生活——战争革命——西方殖民者入侵——西方思潮侵蚀——一切归于平静后的绝望。这其实就是整个拉美历史的演变,和社会现实的再现。这个古老的家族,曾在外来文明的冲击下,试图走出去寻找新的生活方式,希望融入外面的世界。而外来文明以侵略方式要吞噬这个家族,族人因畏惧而退缩,继续自己的孤独。

47、小说最后,马尔克斯写道:“羊皮纸手稿所记载的一切将永远不会重现,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 既表达了马尔克斯对西方文明入侵拉美本土文明的愤懑和抗议,又表达了他与浴火重生的拉美人民重建家园的期待。

48、  这本书故事情节紧凑,家族每一个成员都被挟裹在滚滚历史洪流中奔涌前进。读完书之后我在脑海里回想了一遍前面的内容,抖落了一地零零散散的感想。坦白说,我并不敢说自己看懂了这本书,大概是处于似懂非懂,有一点明白,深究下去又是一团乱麻的状态。感慨太多,想要表达的太多,导致思绪混乱。再加上以我浅薄的阅历和智慧难以体会到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涵义,致使表达跟不上感知,文字不能尽叙我所思所想。只能有一说以点呈现。

49、居家办公的间歇,紧锣密鼓地读完了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传奇之作《百年孤独》。听闻身边的朋友不少读完就忘,不禁引起了我的好奇。

50、我们一生中也要经历各种各样的孤独,这种孤独往往只有自己才能深刻感知到。

51、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但前提是自由自主。而不是被死板的应试教育摁在地上摩擦还要感恩戴德。

52、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我眼中的男性人物: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在青年时富有干劲、领导力,带领一群年轻人披荆斩棘来到马孔多,规划街道、发展经济……但在吉普赛人来了以后,对他眼中的科学沉迷到走火入魔,一心想找到炼金术,从而与世界渐行渐远,不久走入孤独阴霾,最终疯癫而终。他的儿子奥雷里亚诺上校,年轻时满腔热血闹革命,愈败愈战、愈战愈勇……直到战争僵持至中年,他在战争中迷失自己,感觉不到战争的意义与自己的初衷,感觉自己为了自己的梦想,变成自己梦想反对的人,于是选择开枪自杀,但是奇迹般活下来了,却深陷孤独,最后避世。何塞·阿尔卡蒂奥本来对科学有着很大兴趣,但是敌不过自己的欲望,之后离家出走,回家之后,不顾家人反对,与丽贝卡结婚,最重被枪杀身亡。他的儿子阿尔卡蒂奥在战争中被权力所迷失,成为马孔多最残暴的统治者,最终被枪毙。阿尔卡蒂奥的兄弟奥雷里亚诺·何塞继承了伯父孤僻的性格,到爱上自己姑妈—阿玛兰妲,不被允许后参军,乱死军中。最后提一下第五代何塞·阿尔卡蒂奥,掂量家族不曾有的财产,编造谎言敷衍母亲,不过意外获得了乌拉苏尔藏下的金币一番放纵淫乐只够被窃取金币的人杀死。

53、书中的每一个人,以及每一个事件,都是在对现实完成某种映射。布恩迪亚家族经历了从淳朴的乡村生活到战争、革命,接着殖民入侵后的西方思潮的侵蚀,在到一切归于平静后的绝望、灭失,正是哥伦比亚,甚至是整个拉丁美洲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的再现。

54、作者初衷:“我要为我童年时代所经受的全部体验,寻找一个完美无缺的文学归宿!”以家族的百年历史,浓缩拉美的历史,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变现实为魔幻而又不失其真,虚实相生,似实而虚,似虚而实,以虚实交错的社会画面,激发读者想象力,引发人们寻根溯源,进行文化反思。批评的眼光,深刻的反省,凝重的历史内涵,神秘与悬念,贯穿始终,气势恢宏,奇幻诡丽,轻灵与厚重兼有。

55、作为书中的主角,家族的第二代人奥雷里亚诺上校的传奇故事贯穿始终。“奥雷连诺上校发动了三十二次武装起义,三十二次都遭到了失败。他跟十六个女人生了十七个儿子,这些儿子在一个晚上接二连三被杀死了,其中最大的还不满三十五岁。他自己遭到过十四次暗杀、七十二次埋伏和一次枪决,但都幸免于难”,最终在革命与无休止的战争中,上校杀死了自己的亲密战友,不可避免的使革命走向了停滞和反动。奥雷连诺上校最终远离尘嚣,又躲入了小屋,度过了后来无用的数年岁月。这同样也是美洲轰轰烈烈的革命沉寂之后,那些昔日的英雄无奈选择。

56、在《百年孤独》中,虽然布恩迪亚家族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中迷失,在记忆和健忘里挣扎,在理想与现实中妥协,并最终在孤独中走向无法避免的灭亡,但在生命最好的年华里,他们中的许多人也曾会为了家族的壮大而奋斗,为了心中的真理而探索,为了国家的前途与命运而抗争,那时的他们是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丁美洲的“脊梁”。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辞中说,马尔克斯的作品“映射了一片大陆及其人民冨足与贫困”。是的,在物质上,他们也许是贫困的,但他们,至少在风华正茂的年岁里,精神世界无比丰盈。

57、最后他发现,他发动的战争未曾改变任何东西,世界依然跟战争前一样糟糕,甚至更糟糕,这让他恐惧,让他虚无。

58、《百年孤独》写出每一种人的孤独,却从不让任何一个人走出这种孤独。最后的赋有家族所有优点的人在出生时也被蚂蚁吃掉,不得不说这是一篇充斥悲伤气氛的小说。但它有很多非常阳光的场景,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青年时开创马孔多,在一个下午给孩子们上物理课、另一个下午带孩子们摸冰块。乌拉苏尔在修建家族大宅时的充满无尽的活力,小蕾梅黛丝婚礼上,大方的举止。奥雷里亚诺上校跟岳父玩多米诺骨牌……这都是很温馨,美到令人窒息的画面,可是只能用一个词衔接下一句:好景不长。那又是什么样的沉沦才可以使这群人堕入那样的孤独?

59、身已迟暮,面对政府的不满仍欲筹措钱财、征集军队再发动新的战争,这换来的只是自己17个儿子的一夜间死亡的噩耗,他知道自己再也没有气力与这个世界相抗,把自己锁在布恩迪亚的炼金屋里日复一日的重复做着小金鱼,铸好,融掉,再铸好,再融掉,在无止境的重复中获得心灵的片刻宁静。

60、作为世界知名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百年孤独》的经典性不仅体现在其所包含的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开创性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中,还体现在其深刻的立意之上。在马尔克斯笔下,布恩迪亚七代人注定孤独的命运构建起一部恢宏的史诗,蕴藏在史诗背后的,还有无数的寓意耐人寻味。

61、对照《百年孤独》的现实与背景,联系我们中国的近代史,我们不难发现历史有点惊人的相似。近代的中国由于晚清政府闭关锁国,以至惨遭西方列强的蹂躏,国家山河破碎,军阀割据,常年混战,人民流离失所,民不聊生。孙中山先生倡导的三民主义,没能团结各族人民救中国。只有毛泽东领导的共产d才能团结各族人民救中国,建立新中国。历史告诉我们:孤独就会自闭,自闭就会落后,落后就会挨打。我们国家四十年来坚持改革开放,让中国重新崛起,让世界刮目相看,让昔日的列强感到害怕。所以,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我们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努力工作,建设好我们美丽的家园,让中国站在世界前列,让世界永远抬头看中国人!

62、《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其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

63、为了方便看这类冗长、人物关系复杂的小说,我的方法是先找出网友整理分享的人物关系图,对照着看书。但很快我又发现《百年孤独》的人物关系并不简单,于是我对照了好几个不同版本的人物关系图,边看书边不断翻出人物关系,才厘清和看懂了这本小说(可算没看了个寂寞)……

64、    这才是真正的孤独,一种宿命的孤独感,你永远无法改变而又不得不改变,在这条没有尽头的道路上,孤独到没有影子的陪伴,因为这条路上只有无尽的黑暗。当你踏上它时,你才会发现生命微弱与微不足道,你只是命运的牺牲品。正如书中那永远沉溺在海底那有血有肉的三千工人,他们的死只是政治的牺牲品。“政府通过所能应用的一切宣传机器,千遍万遍的重复。于是一种似乎官方的说法终于站住了脚,这就是说:没有人死亡,工人们已经满意的回到了家里”。就这样一个个鲜活的人消失,仿若人间蒸发般消失。他们在世的亲属只知道他们很幸福,也许他们的确很幸福,因为他们再也不用在人间承受这份孤独了。

相关句子

何其有幸生于华夏见证百年(73句)

何其有幸生于华夏见证百年 1、何其有幸,生于华夏。中国速度在这场疫情中给全世界看到一个强大的中国 2、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

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600字(43句)

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600字 1、电影主人公安迪因莫须有的谋杀罪而被判无期,他在狱中结识了数次假释都未获成功的瑞德,心怀希望的安迪一边帮忙改善监狱里沉闷麻木的氛围,一边用……

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1000字(58句)

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1000字 1、坚持。安迪用一把小钉锤花了19年时间挖了一条由监狱通向外面的地道,然后成功越狱。结果令人振奋,但是过程非常漫长,如果没有足够的恒心是做不到……

稻草人500字读后感(55句)

稻草人500字读后感 1、但愿我们世间多一些像稻草人这样的好心人,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稻草人》读后感14大家肯定都知道著名作家叶圣陶吧。这个寒假我读了……

百年孤独好句及赏析(84句)

百年孤独好句及赏析 1、解答古诗鉴赏题的关键在于读懂!课件(9PPT)(百年孤独好句及赏析)。 2、在《百年孤独》发表之前,马尔克斯在拉丁美洲文坛之外并不广为人知。《百年孤独》刚……

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英文版(43句)

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英文版 1、富兰克林不是天马行空,独来独往的天才,他是一位顺应实事,靠自己勤学苦干打造出来的通才。富兰克林无疑是一位文化英雄,造就这位英雄的……

童年好词好句读后感(102句)

童年好词好句读后感 1、秃鹤的秃,是很地道的。他用长长的好看的脖子,支撑起那么一颗光溜溜的脑袋,这颗脑袋绝无一丝瘢痕,光滑得竟然那么均匀,阳光下,这颗脑袋像打了蜡一……

水浒传读后感100字(101句)

水浒传读后感100字 1、读过《水浒传》后,我仿佛被注入了正义的能量,它恰如一首史诗,为我们展示了当年的国势特征和民俗风情,但它为我们传达的更多的是可歌可泣的英雄传奇。……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800字高中生(75句)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800字高中生 1、人性各有不同,他们都是因为心中的那一份爱吧!高中巴黎圣母院读后感6美丽而又善良的女神艾丝美拉达,和相貌丑陋却品德高尚的敲钟人卡西莫多,……

爱的教育读后感600字左右(28句)

爱的教育读后感600字左右 1、这本书的小主人公是一位三年级的小学生——安利柯。这本书是以日记的形式展此刻读者面前,每月都有一个故事,称作每月故事。它主要讲了安利柯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