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借荆州歇后语(50句)

2023-06-21 03:00:17 阅读:

刘备借荆州歇后语

1、鲁肃被诸葛亮迎进门后,屁股还没坐稳,就见刘备呜呜地哭了起来,哭得十分伤心。

2、当时作为大都督的周瑜不同意,然而不巧的是他当时病逝了,由鲁肃当起了东吴的大都督。在鲁肃的建议下,孙权同意把南郡“借”给刘备。说是借,然而孙权并没有完全拥有过。

3、至此,刘备与孙权的荆州问题暂告解决,尽管不算公平,但不管怎么说,双方的旧账确也一笔勾销,因而也就谈不上此后谁欠了谁的情,谁该还谁的债的问题了。

4、赤壁之战后的荆州,到底是谁的?刘备究竟向孙权借了哪些地方?是整个儿荆州,还是荆州的某个部分?恐怕绝大部分人都不甚了了。

5、在周瑜和曹仁死磕的同时,刘备也没有闲着。他先是上表举荐刘琦继任荆州牧(按照当时的习惯,只要一经举荐,不管得没得到朝廷的正式任命,被举荐人都可以立即出任被举荐的官职),随即又以刘琦的名义,通过软硬并施的方式将零陵、桂阳、武陵、长沙四郡一举收入囊中。而后,刘备认为桂阳太守赵范不太可靠,就以赵云代替赵范为桂阳太守,其余三郡的太守则没有更换。

6、从战略上看这的确是高明的一招,受益的不仅是刘备,还有孙权自己,《三国志》记载“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于地”。但需要注意的是,史书里对这件事一会儿说的是“给”、“与”,一会儿又说“借”,例如:

7、为此,刘备使出“拖”字决。孙权气不过,遂派吕蒙率军开向南郡,命鲁肃牵制驻守江陵的关羽部。刘备则亲率益州之兵数万救援荆州,双方隔江对峙。一时间,两大盟友竟剑拔弩张起来。

8、三国时,孙、刘两家联合起来打曹操,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诸葛亮趁机派兵占据了荆州。可是东吴不依,强讨恶要。刘备眼看荆州这块宝地呆不下去了,心里很不是滋味,整天闷闷不乐。

9、留凌统驻守江陵,我与两位去解救甘宁,应该不会需要太长的时间,我保证凌统能支持十天。(刘备借荆州歇后语)。

10、首先历史上,东汉时期荆州并不是三国小说之中常说的荆襄九郡、东汉时期荆州原下辖七郡: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长沙郡。至于人们认为是荆襄九郡是元明时期杂剧、小说等文学作品中臆造出的历史地理概念,不见于正史,

11、再次,做好对刘备的防范工作。江夏没给刘备,太守换成了老将程普;设立番阳郡、汉昌郡,又驻军在陆口。

12、所以,至今还广泛地流传着“刘备借荆州,一借永不还”的话把。

13、赤壁之战后,兵家必争的荆州七郡被刘备、曹操、孙权三家瓜分,曹操占据荆州北部最大的南阳郡,孙权得到江夏郡和南郡,刘备得到荆州南部四个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刘备屯兵公安,不利于发展,便向孙权两次提出借荆州的南郡,东吴鲁肃劝说孙权暂时将南郡借给了刘备。

14、依我愚见,现在最好的计策就是把刘备迁置到吴郡,为他修建豪华的宫室,多给他一些美女及他喜玩的东西,以此满足他的耳目享受,让他玩物丧志。(刘备借荆州歇后语)。

15、《江表传》:“周瑜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给备。”

16、荆州一主要有七个郡(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长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阳郡),赤壁之战后,由魏、蜀、吴三家瓜分:曹操吃了败仗,还保有北面的南阳、襄阳两郡;孙权出力很大,但只得了南郡;刘备最多,本来拥有的江夏郡,以及向刘琦投降的荆州的江南四郡--长沙、、武陵、零陵、桂阳。("先主表琦为荆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

17、所以说,孙权借荆州,其实借的只有南郡,而且在形式上也不是借,而是给,对此史籍上的记载是:“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于地。”(《三国志.鲁肃传》)就是说曹操听闻孙权给刘备土地使其成就大业,惊得手中的笔都掉到了地上。

18、在晋江民间流传一句歇后语,“刘备借荆州——带朝”。其故事出自《三国演义》。刘备,系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玄孙,人称刘皇叔,三国时蜀汉政权的创建者。早年,刘备驻兵新野。荆州是刘表(字景升)的城池。刘表去世,长子刘琦远在江夏,其妾蔡夫人立次子刘琮为主。不久,曹操引百万之众下江南,刘琮将荆州等郡献与曹操,却被曹操杀害。而刘备在曹兵追杀下,弃新野,走樊城,最后逃到夏口。后来刘备联合东吴于赤壁打败曹操,乘机占据了荆州。因此东吴派鲁肃前来欲讨还荆州。鲁肃道:“……幸得东吴杀退曹兵,救了皇叔,所有荆州九郡,合当归于东吴。皇叔夺占荆襄,使江东空费钱粮军马,而皇叔安受其利,恐于理未顺。”孔明答曰:“荆襄九郡,非东吴之地,乃刘景升之基业。吾主固景升之弟也。景升虽亡,其子尚在;以叔辅侄,而取荆州,有何不可?”结果双方协定:待公子不在,即还荆州。不久,刘琦病亡。鲁肃又来欲讨还荆州。刘备立纸文书,暂借荆州;表示若图得西川,那时便还。后来,刘备并吞西川,荆州却仍不归还。这就是歇后语“刘备借荆州——带朝”的由来。“带朝”,闽南语,即永驻不移,也就是暂借变永久的意思。

19、之后刘备又将:长沙、江夏、桂阳三郡给了孙权,要是东吴真是重视同盟深明大义,便可就此罢手,唇齿相依,不在进攻荆州,而事实上东吴还是趁机偷袭了荆州,所以说可见东吴早就惦记荆州全郡,并很有可能编造出“借荆州”一事来说明东吴是有理有据的取回荆州的。

20、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21、曹操由赤壁退到了南郡的郡治江陵,而不是向北方逃跑,说明他不想放弃荆州,但孙权、周瑜、刘备动作很快,迅速扩大战果,周瑜、刘备指挥孙刘联军追到江陵,孙权同时又走出一步好棋,于建安十三年(208年)12月亲自率队开辟了东线战场,出击曹军控制下的合肥。

22、另一派意见以鲁肃为代表,认为应该答应刘备的请求。《汉晋春秋》记载,鲁肃建议把南郡的江北部分让给刘备,理由是给曹操树个对手,给自己添个盟友,这才是上计(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让之上也)。

23、江东内部对此事的看法出现严重分歧,身在江陵的周瑜听说刘备到了京口,写密信给孙权说:“刘备是个枭雄,又有关羽、张飞这样的熊虎之将,不会久居人下。我建议把刘备留在吴地,给他修宫室,让他整天吃喝玩乐,使他与关张二人分隔起来,我趁机发起挑战,大事可定(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

24、小明这个坏习惯还没改掉,真是外甥打灯笼——照旧。

25、孙权任命周瑜为南郡太守,驻守江陵;程普为江夏郡太守,驻守沙羡;吕范为彭泽郡太守,驻守柴桑。这个彭泽郡是之前没有的,为孙权新设。

26、衣赐履按:歇后语“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其家喻户晓度,几乎与“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在一个量级上。

27、坏人带我去吃麦当劳,肯定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28、但是,即使是当时的强权时代,名义上的荆州还是归属朝廷册封的荆州牧,而刘琦死后荆州牧是刘备,东吴为了不给后世留下撕毁同盟、偷袭荆州的名声,杜撰出借荆州也不是不可能的,而且《三国志》为何只在吴传中记载有借南郡一说,在蜀传中却只字没提呢?就连刘备当上荆州牧吴传蜀传记载也不相同,所以吴国史官为了美化夺荆州一事而加上“借荆州”一说也确实合情合理。

29、最危险的是偷袭荆州(江陵)后,若刘备顷全蜀之兵来复仇,孙吴兵力就得全部都在鄂西川东和刘备作战,曹魏如乘虚而入,可能会灭掉吴国。在刘备大军压境时,孙权向曹魏投降称臣,曹魏大臣刘晔向曹丕进言不要接受其降,说:“(吴蜀)相自攻,天亡之也。宜大兴师伐之,蜀攻其外,我袭其内,吴之亡不出旬月矣。”孙权命真好,此时曹操刚死不久,曹丕缺乏统一中国的雄才和魄力,没接受此建议,东吴才得以保全。偷袭时鲁肃已死,但是,他在东吴不会没有知音的,对这种危险性不会没有意识;即使偷袭时没看到,刘备兴兵时不会没人看不到这种危险。

30、在“孙刘联盟”这这个股份制项目中,孙权与刘备的股份是6:孙权是最大股东。不过他虽控股却不绝对控股,因为他的股份没有超过2/股份制项目组成立后,刘备很老实,把人马交给大股东孙权指定的项目组织人周瑜指挥,在2位股东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在赤壁把曹操打败。

31、公元208年赤壁战后,孙刘结盟进军夺取荆州城。由于荆州乃兵家必争的重镇,所以东吴主帅周瑜亲任南郡太守,坐镇荆州,而功劳甚伟的刘备却只能率本部兵马守江南的油江口立营。刘备居公安,地小物薄,不利于发展,于是他向孙权两次提出借荆州。孙权采纳周瑜的建议,不仅不借荆州,反而利用吴蜀联姻软禁刘备,使50多岁的刘备作了东吴的娇客。210年,周瑜病故,鲁肃继任。鲁肃劝说孙权暂时将荆州借给了刘备。刘备借得荆州后,即以之为立足点,北抗曹操,西取益州,建立蜀汉政权。至今仍有“刘备借荆州,一借永不还”的`俗谈。关于刘备的歇后语: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32、荆州不是一座城池,而是很大一块地方。东汉划天下郡国为十三个州,荆州便是其中之它包括荆南四郡,即长沙郡(今湖南东北部)、零陵郡(今湖南西南部)、桂阳郡(今湖南东南部)、武陵郡(今湖南西北部),和荆北三郡,即南阳郡(今河南西南部),南郡(今湖北西部)及江夏郡(今湖北东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稍有实力的州郡长官无不称霸一方、割据自守。

33、其实是有的,孙权事业发展得很快,但头衔却只是个讨虏将军,只相当于军长。集团公司摊子铺得很大,董事长的级别却有限,下面的人自然级别高不起来,干事情就有许多不便。比如赤壁之战中的联军总指挥周瑜,职务只是个中郎将,仅相当于师长,曹军随便抓个人都比他军职高。

34、我对皇叔有八个字的评价:脸皮奇厚,胆略过人。

35、他用板凳去砸蚂蚁,真是大炮轰蚊子——小题大用。

36、但有意思的是,《三国志》中每当孙权提及此事,都不说给,而是借:“(鲁肃)后虽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损其二长也。”(《三国志.吕蒙传》)因为孙权很清楚荆州对东吴的重要性,他不愿放弃对荆州的话语权,说成是借,就为自己日后插手荆州事务提供了充足的理由。

37、孙权应该知道如果动粗,他是保不住江陵的。当时刘备驻公安,在长江南边,距江陵很近;张飞是宜都太守,在江陵西边;关羽为襄阳太守,驻长江以北。这简直是对江陵三面合围之势。江陵东部的土地,也并不尽在东吴手中。原刘琦驻夏口(现汉口、汉阳一带)也在刘备手中。这样,刘备则对江陵可以四面合围。东吴虽可用长江水道与江陵联络,不过,相对于东吴主力军队驻地,江陵颇为窎远。

38、刘备到了京口,2位大股东才第一次见面,可以召开股东大会了。股东刘备在会上提出他的议案,孙权没有思想准备,宣布暂时休会,他下去跟手下商量商量。对于这个议案,孙权方面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可以答应,以“孙刘联盟”的坚定支持者鲁肃为代表;一种意见认为不能答应,以鹰派人物周瑜为代表。

39、后来刘备夺取益州,曹操夺下了汉中,刘备倍感压力,于是与孙权达成“湘水之盟”,以湘水为界,将长沙、江夏刘备占据的一部分、桂阳让给孙权。于是荆州就变成了曹操控制南阳,刘备控制南郡、武陵、零陵,孙权控制江夏、长沙、桂阳的局面。

40、由上可知,荆州问题完全是孙权在无理取闹,刘备占有荆州也曾付出巨大牺牲和努力,并非依靠孙权的恩赐。反而是孙权出尔反尔,反复无常,最初想让刘备镇守荆州,替他看大门,充当防御曹操的第一道防线,形势稳定后又后悔,怕蜀国据有荆州会对他造成威胁,才一再向刘备索要荆州。刘备拒绝归还荆州,毫无理亏之处。

41、赵云在乱军中抢救出自己的儿子刘禅,心疼自己将领时的哭。

42、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鲁肃病卒,吕蒙代替其职位。如果说鲁肃是联刘派,那么他则是坚决的反刘派。

43、开战之前,甘宁请求先夺取夷陵(湖北省宜昌市,属南郡),切断曹仁右臂。周瑜同意。甘宁率数百人抵达夷陵,又招募战士凑了千把人,固守夷陵。

44、在民间一直流传着一句歇后语:“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这句话给世人的印象是,刘备在耍赖,借东西不还。事实上真是刘备借了整个荆州没有还吗?并不是。刘备所借的荆州,只是荆州的一部分。

45、可以切断南方四郡与北方曹魏的联系,今后即可传檄而定南方四郡。

46、为了说服第一类有战略眼光的人,安抚第二类因他向曹魏称臣而愤怒的人,孙权最佳方法是把偷袭荆州罪状全放在刘备头上,指责刘备无赖。这样,就有了前面所引的孙说法,说鲁肃把荆州借给了刘备。既然是借的,取回当然是合理的,错在于刘备该还不还。这样能不能安抚那些人,不清楚,但在逻辑上是能说通的。

47、周瑜一听火了,拒绝撤出江陵,为此他还带伤回京口向老板当面陈述意见。不幸的是,周瑜在这次出差的途中死了,刘备躲过一劫,最终得到了江陵等地,从孙权手中接管了半个南郡的地盘。

48、换成别人,早就大闹股东大会了。但刘备已经成长为老江湖,不公平的事亲身经历得已经太多了,他没有闹,也没有召开新闻发布会揭批孙权的不义行为,而是很善意地表奏孙权为车骑将军。车骑将军相当于全国武装部队副总司令,刘备只是个左将军,相当于战区司令,他这么搞有依据吗?有没有意义呢?

49、况且随着周瑜、鲁肃相继去世,而刘备跨有荆、益,日渐强大,孙权对刘备必然越来越不放心,双方的翻脸终将不可避免。孙权为了荆州而与刘备失和,在道义上有亏。

相关句子

刘备摔孩子歇后语(9句)

刘备摔孩子歇后语 1、以后,刘备得了益州,孙权就派人去讨还南郡,双方为此剑拔弩张,关系紧张。 2、阵中战将回答:吾乃常山赵子龙是也!徐晃回报曹操后,操惊讶的说:赵子龙真……

诸葛亮借东风歇后语下一句(39句)

诸葛亮借东风歇后语下一句 1、金陵十二钗指的是:(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贾巧姐、李纨、史湘云、秦可卿、妙玉)。 2、 《水浒传》中,放火烧……

孔明借东风歇后语的下一句(20句)

孔明借东风歇后语的下一句 1、“不,泰哥,”弗雷德说,“我现在不能去喂你,我在做我的家庭作业。” 2、世界上三大宗教分别是        、        、        。 3、 推开……

草船借箭的故事(51句)

草船借箭的故事 1、语言描写,表现不同人物的不同特点。鲁肃吃惊,害怕曹军出来进攻,而诸葛亮镇定自若,成竹在胸。 2、◎一些主要情节,如险走柴桑,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三气……

草船借箭歇后语(29句)

草船借箭歇后语 1、默读课文。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2、《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着《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主要描述周瑜为陷害诸葛亮,要诸葛……

刘备摔阿斗歇后语(17句)

刘备摔阿斗歇后语 1、顶梁骨走了真魂——吓得要命(第68回王熙凤) 2、清楚的:go局这套真正“崽卖爷田心不痛”,虽然“允许改革不成功”,但如果乒乓球再走羽毛球的后路一路下坡,……

孔明借东风歇后语(7句)

孔明借东风歇后语 1、孔明夸诸葛亮——自夸自;自吹自擂;自吹自嘞 2、多一份自信。学习不理想,或是现实与期望尚有差距的同学,信心是很重要的。相信自己曾经成功过,自己一定……

刘备摔孩子歇后语下一句(8句)

刘备摔孩子歇后语下一句 1、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 2、有人说,刘备挺大个……

刘备借荆州的歇后语(78句)

刘备借荆州的歇后语 1、荆州一主要有七个郡(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长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阳郡),赤壁之战后,由魏、蜀、吴三家瓜分:曹操吃了败仗,还保有北面的南阳、襄……

刘备的江山歇后语下一句(33句)

刘备的江山歇后语下一句 1、208年12月,刘备趁江陵大战,周瑜无暇南顾之机,率部南下抢占四郡的地盘。(刘备的江山歇后语下一句)。 2、丈八的灯台——照见人家,照不见自家(第19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