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哲学体系(43句)

2023-07-27 02:54:58 阅读:

黑格尔哲学体系

1、点评:笛卡尔普遍怀疑的方法,既然要和柏拉图的四线段结合起来理解,就必须提到灵魂进行“纯粹直觉”的认识方法,也就是要对灵魂进行纯化、或者说排除掉感官的影响。这种认识方法对应的noesis(noeticknowledge,nous的知识形式)这种知识类型、也就是纯形式的知识。

2、文学上他熟读了莱辛的著作,古典学教授则使他在中学时代就已经有了苗头的对古希腊的爱好变成了迷恋性学习。宗教上他受康德理性批判的影响,主张理性为宗教立法!在所有哲学家当中,对于热爱政治的年轻黑格尔而言,这时他尤其重视卢梭,因为在卢梭身上,他能把现代性作为一个问题予以把握和反思;但康德是他哲学形成的起点和基础。他和荷尔德林和谢林一样,某种程度上都成为了康德主义者,他们用一种新的形式表达康德哲学中最著名的“不要说谎”的道德戒律,他们立誓发现世界之假象隐瞒下的真理,组成“真理同盟”。全面被管制的环境下的大学经历,让他们直接从反面否定了之前相信的一切,严格的戒律没有禁锢住他们青春的思想,反而只是让青春的思想褪去了稚嫩的印记,带着理念的深沉在规定者未来的广阔视野和自由精神中开放。这是每一个以禁锢思想为目的的教育者必须深刻反思的现象。

3、精神现象学:说明绝对精神是如何在人的意识中显现的(黑格尔哲学体系)。

4、“主体”和“自由”是黑格尔规定“精神”的两个核心概念。精神的首要特性是辩证的运动,而“主体”就是运动的主体。主体在运动中逐步地完善自身,同时实现精神的价值。主体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精神的价值,它就获得了多大程度的自由。主体首先转向自身,在自我意识中获得思想的自由;这种自由的自我意识即主体性。其次,主体在创造文化的历史中获得政治上、生活上的自由。最后,主体在认识绝对精神的艺术、宗教和哲学活动中获得完全的自由。黑格尔肯定西方文化的不同形态,如希腊哲学和艺术、希腊罗马宗教和犹太教、基督教和近代哲学都有不同程度的主体性和自由,它们构成了人类精神进步的环节。他否定中国伦理具有主体性和自由,无异于把中国伦理排斥在人类精神之外。

5、在这一时期,黑格尔还有其他一些重要著作,其中1802年完成了他第一篇自然法方向的论文(一般简称为“自然法论文”),标题很长:《论自然法的科学处理方式,它在实践哲学中的地位及其与实定法学之关系》;同时还有另一篇手稿(20世纪初才被整理出版):《伦理体系》,这两本书堪称黑格尔柏林时期(1818-1831)《法哲学原理》的雏形。在“自然法论文”中,黑格尔批判了近代所有的自然法思想,把霍布斯、洛克、卢梭甚至普芬道夫的自然法学说统统归结为“经验主义自然法”,把康德和费希特的自然法思想归结为“形式主义自然法”,认为他们都以知性思维没有正确阐释“自然法”既是事物的自然本性,又是事物之本质的理性规定,而只有作为事物本性的理性规定,法才具有自然正当性,才是“理性法”以事物的“本质规定”来范导“事物”成就自身的天性与天命。对自然法的正确理解,需要哲学的辩证思维。在辩证思维中,“自然”就是“自由”,“自然法”因而就是“自由法”。后来《法哲学》中的“法作为自由意志之达在”这一著名定义,在《自然法论文》中就有了端倪,但确实没有明确这样表达。他所表达出来的,是把“自然法”作为“伦理上的绝对”或“绝对的伦理总体”,这依然是在坚持谢林的哲学立场。而这一“绝对伦理”在古希腊是“正义”,在现代则是自由和正义的结合。自然法既然在起点上作为“绝对伦理总体”这一抽象的规定,那么通过把“伦理”作为“第二自然”,“伦理实体”所实现的自由状态于是就成为自然法的实现状态。他就是这样,在现代条件下通过发展亚里士多德潜能—实现学说,实现了对自然法的辩证思维,既奠定了现代的伦理原则,也明确了现代的发展目标。在保证个人自由的条件下,确立个人和整体的一致性,确立伦理和自由的统个人自由和普遍正义的统一。

6、第六沉思:“如果问题在于考虑一个五边形,我当然可以跟领会一个千边形的形状一样理会它的形状,用不着想像来帮忙;可是我也可以把我的注意力应用到五个边的每一个边上,同时也可以应用到它们所包含的面积和空间上,用这样的办法来想像这个形状。这样我就清清楚楚地认识到我需要特别集中精力来想像,而我不需要特别集中精力去领会①;从特别集中精力中显然可以看出想像同纯粹理智或领会之间是有差别的。

7、黑格尔集以往西方伦理思想之大成,特别是继承和发展了康德的伦理思想,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理性主义伦理思想体系。黑格尔关于伦理的学说就是他的法哲学,其中包括抽象法、道德、伦理3个部分,中心是揭示自由理念的辩证发展过程。

8、从理论上分析,黑格尔之所以没有“历史的终结”这类观念,因为他深知自己哲学的局限性。他说:“每一个人都是他那时代的产儿,哲学也是这样。”黑格尔自觉地把法国大革命的时代认同为自己的时代。当法国大革命及其后继者拿破仑时代“结束其形成过程并完成自身之后”,黑格尔才开始对这一时代精神进行“后思”。正是在此意义上,他说:“密纳发的猫头鹰要等黄昏到来,才会起飞。”*黑格尔对自己所处时代精神的反思对马克思有很大启发,在继续发展法国大革命时代精神的意义上,马克思把无产阶级革命的兴起比作“高卢雄鸡的高鸣”*。顺便说一句,马克思设想的新时代与其说是“历史的终结”,不如说是为下一个时代(社会主义)和下下一个时代(共产主义)所做的政治设计。

9、黑格尔在他的哲学体系中,第一次试图把整个自然界、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述为是运动的和发展的,并努力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这种辩证法思想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内核”。

10、此时,黑格尔尚未形成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仍然认为宗教高于哲学,认为哲学作为反思的思维不能把握生命和精神的无限性。这一看法不同于他以前的观点,到耶拿以后,黑格尔很快又放弃了这一观点,转入论证绝对知识。

11、黑格尔认为精神的自由是现实的自由,因为精神的发展不是从一个他物变成另一个他物,而是将潜在于它自身内的丰富内容发挥或展示出来,从而使自己从潜在的精神变成现实的精神。这时的精神能够在把外在的、异己的东西加以改造使其符合自己的概念的活动中,揭露它们的观念的本质,意识到它们原来是它自己创造的,是同它一样的精神性的东西。

12、黑格尔认为纯粹概念是经过漫长的过程才产生和形成起来的,而这个过程是同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即人类“克服”自然界的过程交织在一起的。

13、在辩证法被歪曲为把矛盾和对立绝对化、永恒化和僵硬化之时,冯友兰说,辩证法不是“仇必仇到底”,而是张载说的“仇必和而解”*。其实,黑格尔每部著作的目的都是矛盾的“和解”(Versöhnung)。在《哲学全书》第二版“导言”中,黑格尔说“理性与现实的和解”是“哲学的最高目的”*。篇幅有限,这里只举几个例证,以示黑格尔哲学在当代中国哲学语境的发展潜力。

14、抽象法作为自由意志的直接体现,体现人际关系的一般形式,它的命令是成为一个人,并尊重他人的人,以及不得侵害人格的禁令。道德是自由意志在内心的实现。道德也是一种法,即主观意志的法,分为故意、意图和良心三个层次。一个人的行为只有是故意的,才能负有道德责任。道德是动机和效果的统一。真实的良心达到主观和客观、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统从而进入伦理阶段。伦理是自由权利和道德意识相统一的社会实体,表现为保障社会成员自由习俗、法律政体。伦理分为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三个层次。

15、(“主观概念”)主要是要把形式逻辑的概念、判断、推理深入到其辩证逻辑的根基,使其获得辩证法的理解。首先,黑格尔认为概念本身不能像形式逻辑那样理解为抽象的形式框架,而应从内容理解为“具体概念”,即“不同规定的统一”。任何概念都是由普遍、特殊和个别所构成的内容丰富的概念统一体,其中,“普遍的东西是自由的威力”它要成为真正普遍的东西就必须把特殊的东西包括在自身之内,否则它就只是和特殊相分离、相对立,不具有涵盖特殊东西的普遍性,而只是与特殊相外在的另一种特殊的东西。而含有特殊东西的普遍性则具有了把自己实现出来和贯彻下去的手段,因而具有了自我超越并将自己扩展和推广开来的现实力量,所以必然凝聚而体现为个别性、“这一个”。其中,普遍性和特殊性都成为了个别性的两个环节,个别性则能动地突向外部世界,从而否定自身并跃进到另一个更高的普遍概念。具体概念由于这种自我分裂而建立起了两个概念的关系,这就是“判断”。

16、它集德国古典哲学之大成,具有百科全书式的丰富性,居于整个近代哲学的高峰。

17、古希腊哲学家首先把思辨与表象分开,但他们的纯思辨缺乏具体性,“思维停留在理念的普遍性中”,“思维对特殊性采取漠视态度”,如爱里亚派所谓存在和赫拉克利特所谓变易,“自应被指斥为形式主义”*。

18、偶然的战争胜负不足以决定一个民族的强盛和衰亡,各民族精神才是决定世界历史的世界法庭。世界历史的精神依次从自由意识水平较低的国家转移到水平较高的国家。历史的目的是自由的理性,以历史人物为手段。历史的目的及其实现被黑格尔解释为上帝的计划。世界历史是精神的发展和实现的过程,这才是真正的神正论。

19、主观精神是人的意识中认识自身的活动,分为灵魂、意识和自我规定着的精神,最后结果是自由意识的形成。

20、黑格尔说,自由是“精神无限权利的范畴”*。在逻辑学领域,他区分了精神自由的三个层次:其揭示经验科学一般规律的真理,即,证明“内在的必然性就是自由”*,而不至于像康德那样把自然规律的决定论与人的自由当作“二律背反”。其精神把握和创造具有重要意义的经验。他说,一个伟大的精神创造出伟大的经验,能够在纷然杂陈的现象中洞见到有决定意义的东西,比如,歌德的精神,“静观自然,透视历史,能够创造伟大的经验,能洞见理性原则,并把它抒发出来”。其自由是自在自为的认识真理的纯思想,“人采取纯思维方式时,也就是最为自由”*。

21、主观概念(正)——客观概念(反)——理念(合)

22、(11)对此,与其他学者较为一致的观点不同,沃尔夫冈·维兰特(WolfgangWieland)持相反的看法。(cf.Wieland,S.73ff.)

23、(9)Iber,C.,1990,MetaphysikabsoluterRelationalitt:EineStudiezudenbeidenerstenKapitelnvonHegelsWesenslogik,deGruyter.

24、所以,黑格尔的意识运动,将是一个没有发生学的“意识系谱学”。由此进一步,逻辑学里的第一步运动乃至体系的整个运动也都将是成问题的。换句话说,现象学里的意识运动和逻辑学里的概念运动,从其第一步开始,就已然预设了运动的整体性:“毋庸置疑的是,对辩证的概念发展过程来说,整个逻辑学从一开始就被预设了。”(Wandschneider,1997,S.1cf.Wandschneider,2009,S.181,190)而开端,其实也就是绝对者的整个运动,自身只能被视为某种已然被给予的整体,这与威尔弗里德·塞拉斯(WilfridSellars)所褒奖的黑格尔对“被给予之神话”(“mythofthegiven”)(13)的破除精神是背道而驰的。不过,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开端及其整体主义方案所面临的困境,也是人类思维所面临的极致处境。对此,我们似乎只能持有一种开放的态度。

25、在谢林的第二个直观中,自我开始客体化,产生了(朴素的)意识。第三个直观中,自我意识到了一个不同于自己的客体,这个客体是无意识的,但却是被意识到的。第四个直观中,有了(个体)意志的活动,自然产生、自我完成。

26、d.矛盾自我扬弃的结果表现为一个新的矛盾统一体。

27、(1)黑格尔肯定康德区别现象和“物自体”是他在近代哲学史上作出的一大功绩。但他坚决否定康德关于现象和“物自体”、现象和本质之间有原则区别和现象是主观的观点。

28、把“伦理”(Sittlichkeit)与“道德”(Moralität)区别开来,是黑格尔的一大发明。古希腊文的ēthikē和拉丁文的moralis是同义词,现代语言也不区分伦理道德,哲学家把伦理学等同为道德哲学。黑格尔在哲学上首次把伦理作为高于道德的自由意志发展阶段。在伦理阶段,道德的内在意识发展为社会习俗,内在的个人尊严和独立人格得到外部法权制度的保障。Sittlichkeit没有相应的英文名词,被译作ethicallife(伦理生活)。但黑格尔意义上的伦理不只是生活方式,而是主观的伦理习俗和客观的伦理实体的结合。

29、点评:抓住重点,就是认识能不能参与到对象的构造当中?对象中不受认识能力影响的那个部分如何理解?对比下文里黑格尔数学知识和哲学知识的区别(这里又可以联系到柏拉图四线段里noesis和dianoia的区分)

30、③“我思”和“我在”“我思”或者思维是“我在”的一个属性,而只有这个属性不能与“我”分开,所以只有“我思”才能够标示“我”的存在。在这个基础之上,笛卡尔才会说:“我思维多长时间,就存在多长时间。”这个思维虽然指的是一种意识活动,并且“想象”也是作为一种意识活动而被包含在内,但是这种意识活动的侧重点在于不依赖于外物的思维活动本身,强调的是思维本身所具有的自足性,它自己的活动是它自身存在的原因。

31、在大学时期的生活和学习,引导他开始研究政治和宗教,并对现实进行批判。

32、实物与实物本身的“影像”的区别在于清晰程度的不同,而后根据这些影像(aconsia)可以得到一些结论(pistis),这些结论并不意味着“灵魂上升”,而代表着“灵魂向下”。因此,我们不能够从物质性质的东西出发,这种方式永远也无法达到真理。

33、黑格尔批判康德认为矛盾只是所谓理性的本质,而不是世界的本质的观点,说它是出于对世界的“一种温情主义”;他批判康德只举出四个矛盾,“这未免太少了,因为什么东西都有矛盾”。他由此得出结论说,康德的根本缺陷就是停滞在所谓理性矛盾表明“物自体”不可知的消极结果里,而没有进一步认识到其积极意义:“在于认识一切现实之物都包含有相反的规定于自身。”矛盾是存在和思维的根本原则。

34、他把哲学家与民众联系起来,把批判的锋芒同时指向宗教和专制制度。

35、这里,关于这个“外在添加”的问题,除了将外在反思内化为意识运动的自身过程,黑格尔不可能有其他的解决办法。因此,我们这里可以单来考察这个外在观察者。如果说外在观察者已然完成了意识运动的各个环节,历经了所有的意识形态,是现象学里所描述的意识运动本身,那么我们要问的是:外在观察者当初作为感性确定性是如何向知觉过渡的?当然也是通过作为动力的怀疑。但这个怀疑,显然又需要由另一个外在观察者来提供。这种向外求助的过程将是无限的。

36、1996,ZüricherVorlesungenüberdenBegriffderWissenschaftslehre,Februar1794:NachschriftLavater,hrsg.vonE.Fuchs,ArsUna.

37、本质论的三个阶段是“本质自身”、“现象”和“现实”。先看“本质自身”。本质一开始表现为“同一性”,即在变化的杂多事物中保持同一不变的东西。但由于这种“保持同一”并不是静止的“无差别的”同而是表明所有的差别都是由同一个东西自身分化出来的,所以同一本身就是差异,它只有在使自己差异化的过程中才能保持自身的同一。莱布尼茨的“差异律”(万物莫不相异)所表达的其实是真正的、具体的“同一律”,即万物在使自己差异化这一点上是同一的。所以同一并不是抽象的同一(A=A),而是具体的能动的同它自我否定、自我分化、自我综合,这都是同一个自己所做的,没有加进任何外来的东西。但正因为如此它同时又是自我差异化。在这里同一与差异都要作动词理解(同一化与差异化)。不过差异最初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同它只被理解为“杂多”,即毫无关联的偶然的差别,与同一处于极端的对立中。其实并没有人真正用抽象的同一律说话,如说“星球是星球,树叶是树叶”,任何判断总要说出某种差异(如“这星球是发光的”、“树叶是绿的”)。同样,也没有人满足于用抽象的差异律说话(如说“骆驼不是钢笔”之类),差异总要有一个同一的前提才显出意义(如“橡树不是槐树”)。而要显现“本质”的意义则必须进到“对立”,或者说对立是一种本质性的差异。对立的东西(光明和黑暗、正和反、生命和死亡等等)正是表现出本质的东西,因为从双方的对立中反映出了同一性(互相关联、互相渗透、互相转化)。对立就是从差异向同一的回复。但真正回复到同一的还是“矛盾”(所以对立面只是“统一”,矛盾才是“同一”)。矛盾也是一种对立,但不是外在的与他物对立,而是同一个东西自己与自己对立,用形式逻辑的观点看就是“自相矛盾”,但用辩证法的观点看恰好是万物的“根据”。所以任何一个事物的运动的根据最终在于它的自相矛盾、自我否定,自己与自己不和、自己排斥自己,是“自己运动”和内在的不安息”而不是外来的推动。这样的根据本身不再有其他根据,所以同时又是“无根据”。要为万物的根据再找根据是不可能的、荒谬的。矛盾就是万物的“充分根据”(或“充足理由”)。

38、知觉的特点是用一个“事物”的概念来把握个别事物。但把事物看作可感性质的集合,不可避免地会涉及意识与对象、一与多、属性于本质、真理与错觉、自在物与为他物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地指向事物的内在本质。

39、(1)他对真理的规定,包含着真理是全面的思想。

40、这个体系按照黑格尔的说法是绝对精神(即上帝)在创造世界以前的一个全面的筹划,因而表现了宇宙的本质和规律,万物都是无形中按照这个范畴体系而运动发展的,所以它是黑格尔全部哲学的一个总纲。在“逻辑学”的终结处,它凭借自己内在的冲动而“外化”出自然界,即把自己展示在外部自然的丰富多彩的客观形式中。这种客观形式一方面是内在的逻辑理念在外部自然界中的客观确证,另一方面又是这些逻辑理念的一种客观的实现,表明它们确实是“客观的思想”。所以自然界无非是以自然界的形式出现的逻辑理念,它正如逻辑理念本身一样,也经历了一个从低到高的上升发展过程,最后是从自然界中发展出人和人的精神来,这就开始进入了人类社会历史和精神生活的领域,即“精神哲学”的领域。精神哲学同样经历了从主观精神到客观精神直到绝对精神的历程,最后回到了整个过程的出发点(绝对精神)但这时由于经过了整个系列的外化和回归的历程,这种向出发点的返回就不是简单地回到原点,而是在更高层次上所达到的绝对精神的自我意识。到这时,绝对精神就实现了最终的完满性,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圆圈”。这就是黑格尔所建构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的总体结构。按照其《哲学全书》的划分,这个体系由三大部分组成,这就是《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但实际上“逻辑学”才是黑格尔哲学的实质,“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都只不过是“应用逻辑学”而已。

41、黑格尔把自然界看作是“绝对精神”的“异化”,它包含的含义是:

42、反之,历史上的独断论和怀疑论的对立是主观与客观、真理与确定性相分离的结果。黑格尔所反对的怀疑论不是怀疑感官可靠性的古代怀疑论,而是怀疑“知性所坚持的坚固不移的东西”,即倒退到“假定经验、感觉、直观为真”的休谟式的近代怀疑论*。他认为知性思维不能抵抗近代怀疑论,只有辩证思维才能“把怀疑论作为一个环节包括在它自身内”,即,保存了对感性和知性的否定原则,又扬弃了否定,肯定理性的矛盾“有确定的内容”*。就是说,黑格尔的辩证思辨并没有简单地否定怀疑论,更不是独断论。

相关句子

热爱科学的名言短句(78句)

热爱科学的名言短句 1、近代科学的目标是什么?就是探求真理。科学方法可以随时随地而改换,这科学目标,蕲求真理也就是科学的精神,是永远不改变的。——竺可桢 2、目前的时代……

边塞诗20首(17句)

边塞诗20首 1、    不见春风绿,见乡关、乌啼寒树,荒原游牧。忽听鸡声茅屋出,将过冰河玉路。回望眼、村烟野渚。我与青山相揖别,但青山却赠苍茫雨。送我者,万云翥。(边塞诗……

赞美祖国的句子20字(71句)

赞美祖国的句子20字 1、当国歌声在我耳边响起的时候,当我看到国旗在微风中冉冉升起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祖国这百年来的光辉业绩,仿佛看到了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战士的……

李白古诗大全四句(40句)

李白古诗大全四句 1、青春流惊湍,朱明骤回薄。不忍看秋蓬,飘扬竟何托。光风灭兰蕙,白露洒葵藿。美人不我期,草木日零落。 2、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

现实表现材料2022年最新(49句)

现实表现材料2022年最新 1、 报名参加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硕士中的工程管理(代码为125601)和项目管理(代码为125602)、旅游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

写给傻傻的自己(101句)

写给傻傻的自己 1、(一生辗转千万里,莫问成败重几许。得之坦然,失之淡然。面向太阳吧,不问春暖花开,只求快乐面对。) 2、(真正的爱情必定孕育着苦难,只有在苦难中才能挖掘出……

感恩的名言名句超短(62句)

感恩的名言名句超短 1、 我们要感恩同学和朋友,就像一朵花感恩另一朵花,是他们用诚挚的友谊一次次给予安慰和鼓励,并肩沐浴阳光,也并肩分担风雨,在成长的道路上,给我们留……

描写母爱的经典句子(88句)

描写母爱的经典句子 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2、有什么表达母爱的句子?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句子吧,根据句子的……

微信个性签名2022(48句)

微信个性签名2022 1、23: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生活没教会你吗=v= 2、过所爱的生活,爱所过的生活,快乐的生活,才能生活快乐,快乐的工作,才有快乐人生,生活的理想其实就是理想的……

王阳明语录60句(41句)

王阳明语录60句 1、山里的贼看得见,可以对付,但心里的贼藏得很深,很难破。人的心中有4个贼,大概是名、利、权、色,藏得很深,难以根除。 2、面对外来评价,尤其是毁谤时,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