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周树人抵不过一个周作人(76句)

2023-12-10 12:12:31 阅读:

十个周树人抵不过一个周作人

1、曾经是周氏兄弟学生的俞芳也回忆说,朱安夫人曾“很气愤地”向人说过:“她(信子)大声告诫她的孩子们,不要亲近我们,不要去找这两个‘孤老头’,不要吃他们的东西,让这两个‘孤老头’冷清死。”

2、一山难容二虎,尤其已有一“霸虎”。傅斯年评论,“史学的中央题目”,就是顾颉刚的“累层地造成的中国古史”,曾对罗家伦、姚从吾等研究史学的行家称赞,“颉刚是在史学上称王了”。又告诉中山大学的同学,“顾是北大文科十余年中毕业学生最能学问,最有成就之一人,我自己断不敢望。”(十个周树人抵不过一个周作人)。

3、顾颉刚心中有数,他能顶住鲁迅的强压,进入中山大学,幸亏“骝先先生(按:朱家骅字)及孟真相待之厚”。他向胡适老师报告,“来粤后,孟真强我为史学系主任”;也自嘲在厦大、中大“到处受排挤,精神上没有一天安宁”,“我真不知道前世作了什么孽,到今世来受几个绍兴小人的播弄”。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929年2月,顾颉刚不辞而别,悄悄离开广州,来到北平。同年9月,被聘为燕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再分别致信戴季陶、朱家骅,辞去中山大学教授。傅斯年念念不忘这位才华横溢、不听指挥的同窗,一直想把他再网罗至麾下。

6、反右运动中,在北京图书馆工作的儿子周丰一被划为右派,停发工资,让他的经济负担大增,只好给中央领导同志写信。在康生和周扬的过问下,稿费从1960年1月起,调高到每月400元人民币。

7、周作人一生追求“书桌上的平静”,对妻子的种种劣行不是不清楚,而是懒得管。

8、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字数在600-800之间。

9、可是,鲁迅先生母亲一边倒的态度,其实就代表着其余亲属对这件事的态度。周作人心里没有委屈吗?

10、北大纪念日杜威博士讲演的纪要:讲题“大学与民治国舆论的重要”

11、英国教育家斯宾塞(HerbertSpencer,1820-1903),针对当时英国古典主义教育崇尚虚文、华而不实的问题,提出教育要为孩子的未来生活做准备,培养出孩子将来生活所必备的各项技能。这一“教育预备说”在当时有其进步意义,但杜威却深刻地意识到,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变迁,已经很难有人能够确切预知未来社会中所谓必备的技能到底是什么了。与其为一个渺茫的未来社会最准备,不如真正关注孩子的当下,通过切实的经验活动,培养学生能力,以应对可能的变化。此外,教育首先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孩子,“儿童对于现在的生活,兴趣正浓正厚,而教育者偏要用这种预悬将来目的的教育方法,实在是一件最不合自然最反乎常理的事”

12、   宋庆龄、蔡元培、沈钧儒和作家巴金、萧军扶柩上了灵车。。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鲁迅在这里实际上并非批评杜威的实用主义,而是批评一些“数年前讲‘实用主义’的人”,其核心所指乃是黄炎培。早在1913年,黄炎培就撰文《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呼吁“教育者,教之育之,使备人生处世不可少之件而已。人不能舍此家庭,绝此社会也,则亦教之育之,俾处家庭间社会间于己具有自立之能力,于人能为适宜之应付而已。”基于此,有必要在小学各科开展“以实用为目的”的改良,其中如“算数科”,就应当“演算命题,多用实事或实物。习诸等,必备各种度量衡器,使实验之。关于土地面积,则令实地量度,兼授珠算、簿记(并宜略授各种新式簿记),示以钞票、钱票式样及各国货币,并验币法。(或疑此类于商业学校,非普通学校。然试以验币一事论,孰不用银币,而真赝错出,随处售欺,则虽认验币为普通必要之技能可也。)”(36)鲁迅所谓“看洋钱的法子”,正是黄炎培所倡导的“验币法”。

15、具体是什么信息让他大惊失色呢?因为他妻子羽太信子告诉他鲁迅对她有非分之想。

16、于是,因为羽太信子一番枕边风造成的误会,也就成为了兄弟失和的导火索。

17、一九四七年六月二十九日,朱安在北京病逝。虽然她到最后身体已非常弱,但脑筋仍然很清醒,后事要穿的衣服也列出了清单。她的遗愿是葬在上海鲁迅墓旁,这当然未能如愿;她的葬礼按许广平的意思举行,下葬在北京她婆婆鲁瑞的墓旁,坟上没有任何标记。

18、从他与鲁迅先生失和这件事上,大致可以看出他性格上的一些特征,首先,他并非是一个好丈夫和家庭支柱。当时他在北京大学任职,鲁迅先生同时在六所大学兼职,工作不可谓不辛苦,维持着这个家庭的生计。他不顾兄长的劳苦,对妻子诸多不当的行为没有制止,而是一味纵容,没有负一个丈夫应有的责任,维持好这个家庭的秩序。这是其一。

19、   “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钱。”

20、(3)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21、西方思想中之权利观念:杜威博士在中国大学讲演

22、傅斯年不死心,趁10月10日与顾颉刚一起去陈建功家看滦州皮影戏时,劝顾回中研院史语所专任研究员,月薪四百元。顾依然拒绝,在当天日记中流露真实想法:“予既已脱离是非圈矣,何苦复投入耶!”

23、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24、“有人晚上不睡,早晨不起。他说这是‘焚膏油以继晷’。我想,‘焚膏油’则有之,日晷则在被窝里糟蹋不少。他说夜里万籁俱寂,没有搅扰,最宜工作,这话也许是有道理的。我想晚上早睡两个钟头,早上早起两个钟头,还是一样的,因为早晨也是很宜于工作的。”

25、没有想到原来鲁迅和周作人是两兄弟,周作人是鲁迅的亲弟弟,他比鲁迅小四岁,在周氏三兄弟中排行老二。在当时的文坛中,有一种说法说是南有鲁迅北有周作人,因为鲁迅和周作人代表的是不同的写作风格和派系。

26、关于鲁迅和周作人反目的原因,史学家一直有人在研究,可小编发现他们都对其中一个原因避重就轻,那就是两兄弟的母亲存在偏私的嫌疑。

27、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有独特的时尚品味,曾经教导萧红如何穿搭,骂过半个民国文人圈……

29、1938年9月起,至燕京大学(美国基督教背景)国文系每周授课6小时,客座教授职称。

30、24个字,写尽桔子的一生!全球华语大学生短诗大赛第一名!

31、黄炎培所谓“实用主义”教育,主要根植于他本人的职业教育立场,其中不无可取之处,但已偏离于杜威原义甚远。在鲁迅看来,在学校里教学生看洋钱的法子,无疑是一种向社会恶现象退让的行为,无助于社会改良。而杜威教育哲学应当坚持的立场是:“社会的改良,全赖学校。因为学校是造成新社会的、去掉旧弊向新的方向发展的、且含有不曾发现的能力预备儿童替社会做事的一大工具。”(42)鲁迅实际上也是在暗讽,黄炎培尽管大讲“实用主义”,但对杜威的原义却不甚了了。1922年,鲁迅发表《估学衡>》一文,嘲讽学衡派“诸公虽然张皇国学,笔下却未免欠亨,不能自了,何以‘衡’人”实则出于类似的笔法。

32、傅斯年、顾颉刚这两朵“奇葩”爱恨交织,性格都有刚烈倔强一面,矛盾螺旋式深化。相互知根知底,性格缺陷也了如指掌,所以互掐极其情绪化,典型的“针尖对麦芒”。有时就像小孩子过家家一般,为日常琐事抠气,也会故意为对方“挖坑”。

33、(24)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5~36页。

34、客观而言,胡适、傅斯年在教育界、学术界形成了以他们为中心的派系、圈子,未“入圈”的学者容易被边缘化,学术资源、学术进步的空间小很多。幸好他俩的人品、眼光相当过硬,重才、识才、举才。以中研院首届院士提名为例,胡适提名院士17人,有14人当选;傅斯年提名院士21人,有19人当选。

35、一九二六年七月,由于政局、经济和感情各方面的考虑,鲁迅决定接受厦门大学的聘任,离开北京。八月二十六日,他在家与母亲及朱安道别后,和许广平一同坐上南下的火车,送行的朋友和学生有十多人,包括曾在八道湾居住、与鲁迅关系相当密切的许羡苏。鲁迅走后,许羡苏住进他的屋子,成了鲁迅家管账的人,因此朱安不难知道鲁迅是和许广平联袂离京的。 

3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A.基因、亲朋等因素会对人性格的形成产生影响。

38、伦理演讲纪略:欲望之性质与其对快乐之关系;欲望和物诱

39、传统心理学认为:影响我们性格形成的因素可能是遗传基因、父亲母亲、亲密朋友。现在国外心理学家又开始研究兄弟姐妹这个因素对人性格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

40、正是因为儿童有自己特殊的心理世界,杜威才非常看重“游戏”在培养儿童精神世界方面的价值。《教育公报》曾以连载形式编译杜威《未来之学校》一书,1920年第2期登载了《第五章:游戏》,其中谈到:“游戏与竞技,为儿童本能上自发之活动。”(29)1925年,鲁迅另写有一篇《风筝》,其中提纲挈领的一句“我不幸偶而看到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恐怕就和杜威有很深的关联。

41、纵使觉得妻子有污蔑的嫌疑,但无风不起浪,大家一边倒,尤其是母亲也一边倒地支持鲁迅,总归是寒到了周作人的心。

42、鲁迅与周作人的断交,不是出于政治立场和为人原则不同之类的大问题,而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却又纠缠不清的家庭矛盾所致。

43、周作人温香软玉在怀,再联想到久久不愿跟长嫂朱安同房的光棍大哥,几乎是在瞬间就信了妻子这番言论。

44、(41)孙伏园、孙福熙:《孙氏兄弟谈鲁迅》,第114页。

45、(16)北京师范大学档案馆,档案号1-0087-000学界普遍认为,鲁迅的兼课,与当时教育部的欠薪问题有很大关系。1920年以后,北洋政府教育部欠薪问题严重,到当年年底,实欠三个月。鲁迅一方面加入集体索薪的队伍,另一方面,“从当年秋季起开始在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等校兼课,显然也不无经济方面的考虑,这样每月可以创收35元”(顾农:《与鲁迅有关》,凤凰出版社2014年版,第46页)。

46、   他生前的好友奥田杏花,用特殊的技术为鲁迅制作了一个石膏遗容。在制作的过程中,还粘下了鲁迅先生脸上的20根胡须和2根眉毛。   一个人死了,我们用这样的方式,“刻”下他的样子。(逝世24小时)

47、再次,不以未来牺牲当下。鲁迅在文章中说:“往昔的欧人对于孩子的误解,是以为成人的预备;中国人的误解,是以为缩小的成人。”(31)这句话可谓是最确凿的证据,证明鲁迅对杜威理论是了解的,因为关于“教育预备说”的争论,在西方教育史上和杜威有着直接关联。

48、1912年,在浙江省教育司任视学(督学)半年,后转浙江省立第五高级中学教员,教了4年英文。

49、请在“和_________的亲密接触”中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构成你的作文题目,

50、再次,坚持儿童本位。鲁迅写道:“直到近来,经过许多学者的研究,才知道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所以一切设施,都应该以孩子为本位,日本近来,觉悟的也很不少;对于儿童的设施,研究儿童的事业,都非常兴盛了。”(26)

51、   1936年10月19日早晨5点,鲁迅终于因肺病医治无效,病逝在上海。

52、杜威博士在北京大学讲演;胡适翻译;绍虞笔记

53、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补写完整,抄写在作文纸上。

54、(22)鲁迅:《大家降一级试试看》,《鲁迅全集》第4卷,第562页。

55、A.三味书屋中挂着一幅画,画着一只肥大的梅花鹿伏在树下,暗指书中自有“福禄”。

56、首先,从一开篇,鲁迅便明确表示,自己的论述以生物学作为前提,同时以进化论为基础:“我现在心以为然的道理,极其简单。便是依据生物界的现象,要保存生命;要延续这生命;要发展这生命(就是进化)。生物都这样做,父亲也就是这样做……生命何以必需继续呢?就是因为要发展,要进化。个体既然免不了死亡,进化又毫无止境,所以只能延续着,在这进化的路上走。”(24)正是基于这种生物学的认识,鲁迅论证了食欲与性欲都只是保存生命与延续生命的本能而已,个体的生命虽不免于死亡,但族群的进化却没有止境。

57、(5)借助文段中学到的知识判断,以下表述中不包含谐音文化的一项是(   )(2分)

58、(49)胡适:《杜威先生与中国》,《胡适文集》卷第254页。

59、接下来一个多月,朱安竭尽所能地照顾丈夫。她当然感到忧心,但这也是她非常珍惜的一段时日,因为经过了十七年的婚姻,她终于有机会和丈夫单独相处,成了他身边惟一照顾他的人。鲁迅卧病一个多月,不会看不出朱安对他的悉心照料。虽然两人仍然分房而居,但鲁迅日间用朱安的卧室作为书房,也算是打破了过去楚河汉界式的生活。朱安渴望能进入鲁迅的世界,但又怕惹他反感,所以一切都小心翼翼。

60、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继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一二”清d之后,留守广州的李济深、李福林等发动“一五”清d。4月15日,中大学生被捕数百人。下午,鲁迅以教务主任名义召开营救被捕学生的紧急会议,说:“我们应当像是学生的家长,要对学生负责。希望学校把他们保出来。”

62、“鲁迅在东京的日常生活,说起来似乎有点特别,因为他虽说是留学,学籍是独逸语学会的独逸语学校,实在他不是在那里当学生,却是在准备他一生的文学工作。……他早上起得很迟,特别是在中越馆的时期,那时最是自由无拘束。大抵在十时以后,醒后伏在枕上先吸一两枝香烟,那是名叫‘敷岛’ 的,只有半段,所以两枝也只是抵一枝罢了。盥洗之后,不再吃早点心,坐一会儿看看新闻,就用午饭。”

63、迁居北京后,朱安才第一次接触到丈夫的工作、生活,虽然只能旁观,但她也明白鲁迅已是个颇有名气的人物。

64、(48)胡适:《杜威先生与中国》,《胡适文集》卷第253页。

65、   鲁迅却说: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逝世83年)   今天,正好是鲁迅先生离开后的83周年。   他在这个时代翻红又翻红,面目反而一点点亲切了起来,好像从来没有离开,就好像他说的:

66、你的好友小A,对自己不是独生子女很不满。请你结合选文,并联系自身实际,写一段话来开导他。(3分)

67、这下,周作人一口老血就呕了出来。这样的心理伤害对于周作人来说,恐怕抵得过以上种种的误会。

68、但其中更深层的原因,恐怕还是和鲁迅对中国社会改造问题的思考有关系。如赵康所言,杜威不通中文,他展现给中国的理论形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译介者胡适呈现出来的,而在胡适这里,杜威的理论主要被诠释为一种实验主义的“方法”。(47)用胡适的话来讲,“他(杜威)只给了我们一个哲学方法,使我们用这个方法去解决我们自己的特别问题”这种方法一是注重历史,一是注重实验,而“特别主张的应用是有限的,方法的应用是无穷的。杜威先生虽去了,他的方法将来一定会得更多的信徒。”(49)杜威当然也怀抱着一种社会必将进步的信念,但这一信念经过胡适的放大,却变为了一种近乎单纯的乐观,仿佛中国任何社会问题只要经过实验主义的三板斧,都能迎刃而解。杜威来华,正值“五四运动”如火如荼之时,胡适怀抱着一种非常单纯的乐观心态;而杜威离华时,正是他的著作在中国最受推崇时,胡适所遥想的更是一派光明美好的景象。

69、一如既往,这个消息朱安也是间接听回来的。她的反应除了显示孤苦无助之外,也表现出相当深刻的思考: 

70、晚年在上海生活的时候,鲁迅成了专职作家,白天并不需要到外面上班或上课,生活方式几乎又回到二十多年前在东京时的模式。作家章衣萍在一段随笔中写到茅盾和鲁迅在上海“深夜失眠”、孤灯遥对的情景:

71、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撤离北平,他没有同行,成为四名“留平教授”之一(另外3位留守的教授是孟森、马裕藻、冯祖荀),受校长的委托看守校产。北大校长蒋梦麟后来在回忆录(《西潮》和《新潮》)里谈到:“抗战的时候,他留在北平,我曾示意他说,你不要走,于是,他果然没有走,后来因他在抗战时期曾和日本人在文化上合作被捉起来关在南京。我常派人去看他,并常送给他一些需用的东西和钱。记得有一次,他托朋友带了封信出来,说法庭要我的证据。他对法庭说,他留在北平并不是想做汉奸,是校长托他在那里照顾学校的。法庭问我有没有这件事?我曾回信证明确有其事。结果如何,因后来我离开南京时很仓促,没有想到他,所以我也没有去打听。”

72、(35)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第143页。

73、C.俗语“矮子爬坡”说的是小个子一步步往高坡爬的情景,暗含“步步高升”的意思。

74、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刻画了许多鲜活生动的人物,请从“父亲”“范爱农”“阿长”“衍太太”中选择恰当的人物,分别填写在下面每张图后文字空白处的横线上。(共4分,每小题1分)

75、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①道:三味书屋;扁②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③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相关句子

温馨的句子简短(33句)

温馨的句子简短 1、我现在最大的幸福就是、爸妈相爱、姐妹相爱、一家人相亲相爱。 2、那一句我爱你,我会一直默默为你留在心里,只会对你说。 3、信息像糖果,久久一颗,很甜……

老罗语录在线听(30句)

老罗语录在线听 1、言归正传,罗振宇都问了什么?罗永浩都是怎么回答的?这个难以一言以蔽之,有兴趣的自己去看,在这里我只说自己的观后感。 2、罗振宇:钱是什么,对于我们创……

爱国的格言和诗词名句(52句)

爱国的格言和诗词名句 1、 我是一个爱国主义者,我脑子里总是在想,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温家宝 2、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形容励志的成语(30句)

形容励志的成语 1、自强不息(zìqiángbùxī)(释义)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 2、勤能补拙:宋·邵雍《弄笔吟》:“弄假像真终是假,将勤补拙总轮勤。”勤奋能够弥补不足。 3、心坚……

海明威一生经历的简介(44句)

海明威一生经历的简介 1、据统计,目前获得海明威外国版权基金会授权《老人与海》翻译出版的国内出版社仅有两家,但市面上却流通着三十多种版本。在这些译本中,翻译家吴劳于……

泰戈尔名言你今天吃的苦(90句)

泰戈尔名言你今天吃的苦 1、人走到喧华的群众中去,是为了淹没他自己沉默的呼号。 2、泰戈尔还说过:尽管走下去,不必逗留着,去采鲜花来保存,因为在这一路上,花自然会继续开……

庄子关于生死的名言(69句)

庄子关于生死的名言 1、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 2、解释:圣人不从事琐细的事务,不追逐私利,不回避灾害,不喜好贪求,不因循成规;没说什么又好像……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及解释(49句)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及解释 1、(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论语中的名言警句及解释)。 2、这四个字出自《论语·宪问》,大家常常用这句话去劝……

泰戈尔名言有一个夜晚(30句)

泰戈尔名言有一个夜晚 1、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的光辉。 2、界上使社会变得伟大的人,正是那些有勇气在生活中尝试和解决人生新问题的人! 3、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

杨振宁的名言(46句)

杨振宁的名言 1、爱因斯坦是那种明确追求终极理论的科学家。他的传记作者说他是“典型的旧约人物,抱着耶和华式的态度——有律在,必须发现它。”爱因斯坦生命的最后30年几乎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