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全文翻译(98句)

2023-08-12 01:56:24 阅读:

论语全文翻译

1、翻译: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2、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3、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论语全文翻译)。

4、试译:有人问子产的为人,孔子说:“他待人实惠。”问子西怎么样,孔子说:“他啊,他啊!”问管仲怎么样,孔子说,“是个人物。夺走了伯氏的骈邑三百户,使伯氏吃粗粮却一辈子无怨言。”

5、6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6、试译:孔子说:“孝顺啊闵子骞!他父母兄弟夸他,别人都不怀疑。”

7、编撰了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8、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9、1-11子曰:“父在,观其(1)志;父没,观其行(⑵);三年(3)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0、试译:孔子说:“不问‘怎么办怎么办’的,我也不能拿他怎么办了。”

11、  「译文」孔子说:“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12、(原文)2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13、(译文) 孔子说:“参啊,我讲的道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的。”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之后,同学便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道,就是忠恕罢了。”

14、23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5、六世祖得孔氏,是为孔父嘉。孔父嘉是宋国大夫,曾为大司马,封地位于宋国栗邑,后来在宫廷内乱中被太宰华督所杀。孔父嘉子木金父,木金父子孔防叔,孔防叔的孙子叔梁纥就是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为避宋国战乱逃到鲁国的陬邑(今山东曲阜)定居,其官职为陬邑大夫。

16、(译文) 卫国的公孙朝问子贡说:“仲尼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子贡说:“周文王武王的道,并没有失传,还留在人们中间。贤能的人可以了解它的根本,不贤的人只了解它的末节,没有什么地方无文王武王之道。我们老师何处不学,又何必要有固定的老师传播呢?”

17、19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18、试译: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以不惦记。一是因此高兴,一是因此担心。

19、试译:子张想学习如何求官职、得俸禄的办法。孔子告诉他:“多听,没把握的先存疑,以为有把握的,说话还是要慎重,就会少出错;多看,没把握的先放下,有把握的,做起来还是要谨慎,就会少后悔。说话少出错,办事少后悔,官禄就在其中了。”

20、试译:孔子说:“花言巧语,会搞乱心态。小事忍不了,会坏了大事。”

21、20子曰:“君子疾没世(1)而名不称焉。”(译文)

22、      (翻译)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向却不可改变。”

2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24、试译: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谥号‘文’啊?”孔子说:“他聪敏好学,不耻下问,因此谥号‘文’啊。”

25、试译:爱一个人,能不辛苦他磨炼他吗?忠于他,能不提醒他劝慰他吗?

26、孔子说:“君子以义作为根本,用礼加以推行,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用忠诚的态度来完成,这就是君子了。”(原文)

27、(译文)孔子说:“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才是好的。选择住处,不住在有仁德的地方,那怎么能说是聪明智慧呢?”

28、试译:孔子说:“整天吃得饱饱的,什么也不想也不做,难熬啊。不是有棋牌吗?玩玩棋牌,总比干呆着好。”

29、(注释)①射:射箭。这里指射箭比赛,是古代的一种礼仪。②揖(yi)让而升:揖,拱手作揖,古代的一种礼节。揖让而升是说在登堂比赛前先相互作揖表示谦让,然后才登堂比赛。③下而饮:比赛完后下堂饮酒互相祝贺。

30、)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31、此文出自春秋末期·孔子所著的《论语》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32、(注释)大车无輗(ni),小车无軏(yue):古代用牛拉的车叫大车,用马拉的车叫小车。大车、小车都是把牲口套在车辕上,车辕前面有一道横木用于驾牲口,这道横木两头都有关键(活销),輗就是大车横木的关键,軏就是小车横木的关键,车子没有这个关键,无法套住牲口,当然就不能行走了。

33、(译文)鲁哀公问宰我用什么木头做土神的牌位好。宰我回答说:“夏朝用松树,商朝用柏树,周朝用栗子树。用栗木做的意思是使老百姓望而生畏,战战兢兢。”孔子听到后说:“已经做成的事就不必再说它了,已经做了的事就不必再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就不必再追究了。”

34、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这里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读者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伦理思想非常重要。在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

35、(译文)鲁定公问道:“君主使唤臣下,臣下事奉君主,该怎样做?”孔子回答说:“君主应该按照礼的要求去使唤臣子,臣子应该以忠来事奉君主。”

36、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7、  (原文)4-14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38、(译文)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39、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40、试译:孔子说:“先看看一个人做什么,再考查他怎么做,然后细细体察他最乐意什么。这样一来,他怎么藏得住呢?他怎么藏得住呢?”

41、24子曰:“觚(gū)不觚,觚哉!觚哉!”

42、译文:孔子说:“在多个人的行列里,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发现他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对照着改正自己的缺点。”

43、试译:南容把几句“白圭”诗读了好多遍,孔子就把自己老兄的女儿嫁给了他。

44、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见也。”

45、2朝(cháo),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yínyín)如也。君在,踧踖(cùjí)如也,与与(yúyú)如也。

46、(6)温、良、恭、俭、让:就字面理解即为:温顺、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这是孔子的弟子对他的赞誉。

47、27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志之,知之次也。”

48、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即孔丘,字仲尼,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尼山镇境内),东周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49、5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50、(译文)子禽问子贡说:“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是预闻这个国家的政事。(这种资格)是他自己求得呢,还是人家国君主动给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温良恭俭让,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这种资格也可以说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

51、24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52、试译:孔子说:“太师挚奏乐,是先把《关雎》演奏流畅了,旋律美妙,不绝于耳啊!”

53、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54、(注释)(1)管仲:姓管名夷吾,齐国人,春秋时期的法家先驱。齐桓公的宰相,辅助齐桓公成为诸侯的霸主,公元前645年死。(2)三归:相传是三处藏钱币的府库。(3)摄:兼任。(4)树塞门:树,树立。塞门,在大门口筑的一道短墙,以别内外,相当于屏风、照壁等。(5)反坫:坫,音diàn。古代君主招待别国国君时,放置献过酒的空杯子的土台。

55、21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jī)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yì)夫锦,于女汝安乎?”曰:“安!”“女汝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yuè)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汝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56、试译:孔子说:“花言巧语,貌似善良,缺德啊!”

57、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8、试译:孔子说:“君子不可用什么固定的尺子去衡量,却可以授予大任。小人不可授予大任,却可以用尺子衡量。”

59、试译:孟懿子问怎么行孝。孔子说:“不要违背。”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在车上告诉樊迟说:“孟孙问我怎么行孝,我回答说:不要违背。”樊迟问:“什么意思?”孔子说:“父母在世,如礼服侍;父母过世,如礼安葬,如礼祭祀。”

60、      (原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61、(译文)孔子说:“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62、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主张“以孝治天下”,汉代即是一个显例。他们把道德教化作为实行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锢在纲常名教、伦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

63、孔子说:“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原文)

64、"意思是:孔子说:“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选择别人好的学习,看到别人缺点,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如果有,加以改正。”

65、(解读)严于律己,宽于待人是儒学倡导的重要品质之一。

66、32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xīxī)者与欤?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

67、(译文)孔子说:“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

68、24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69、试译:孔子说:“南方有人说,‘人没有恒心,不可以当巫医。’说得好啊!‘不能恒久养德,恐怕要丢脸的。’”孔子说:“这种人就不必占卦了。”

70、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71、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2、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mò),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73、试译:子贡对人说三道四。孔子说:“赐啊,你自己就那么好吗?我可没那闲功夫。”

74、试译: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干预那方面的政事。”

75、11周有八士:伯达、伯适(kuò)、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guā)。

76、5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xīng)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77、(译文)孔子说:“君子普遍团结人而不只是和少数几个人勾结,小人只和少数几个人勾结而不普遍团结人”。

78、(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79、27子曰:“衣(yì)敝缊(yùn)袍,与衣(yì)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zhì)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80、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81、  「译文」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82、(注释)(1)夷狄:古代中原地区的人对周边地区的贬称,谓之不开化,缺乏教养,不知书达礼。(2)诸夏:古代中原地区华夏族的自称。(3)亡:同无。古书中的“无”字多写作“亡”。

83、试译:子夏说:“工匠靠作坊做成器具,君子靠学养成就道行。”

84、(译文)叔孙武叔诽谤仲尼。子贡说:“(这样做)是没有用的!仲尼是毁谤不了的。别人的贤德好比丘陵,还可超越过去,仲尼的贤德好比太阳和月亮,是无法超越的。虽然有人要自绝于日月,对日月又有什么损害呢?只是表明他不自量力而已。”

85、(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摆出逢迎的姿式,低三下四地过分恭敬,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把怨恨装在心里,表面上却装出友好的样子,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86、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貌似善良,缺德啊!”

87、13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88、22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89、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90、(译文)孔子谈论子产说:“他具备君子之道的地方有四个方面:他自己行为庄重;他事奉君主恭敬谨慎;他教养人民多用恩惠;他役使百姓有法度。”

91、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92、“几个人同行,在里面必定有我值得学习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而跟从他们学习,看到自己有像他们那样的缺点就改正它。”(这里说的是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

93、1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lài),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悦。

94、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95、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96、(译文)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9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里仁》)

相关句子

论语十二章译文(69句)

论语十二章译文 1、不仅包含了部编版教材中的必背古诗文,还精选了一些课外名著。 2、(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同走路,必定有我能取法的人在里面;我选取他们的优点来学习,他们……

孟子名言名句翻译(27句)

孟子名言名句翻译 1、(53)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 2、(译文)以百姓的……

论语十则高中选修(22句)

论语十则高中选修 1、钱穆《论语新解》(三联书店,2002年版)该书立说多依据朱熹《论语集注》,考据少议论多,用语偏重文言。此书不适合作为入门之书,可作为高阶研读书。(论语十……

古诗梅花全文(16句)

古诗梅花全文 1、林下积来全是雪,岭头飞去半为云。 不须横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曛。 2、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3、万树寒……

童话故事大全文字版(48句)

童话故事大全文字版 1、小象想,或许我的体重变轻一点,我就能跳起来。 2、可是他们经过后花园时,树上那只小鸟又叫起来,它说:“王子,您的新娘就在这房子里,可是不是她,你……

奋斗石康小说全文(73句)

奋斗石康小说全文 1、被人嘲笑的梦想,就越有实现的价值。——陆涛《奋斗》 2、这样就很难理解为什么这帮女的还要跟向真当朋友,就说她没有坏心眼子,但冲这疯劲儿也想让人退避……

论语警句摘录(33句)

论语警句摘录 1、(讲解):名分正当,说话才能合乎情理,事情才能成功。指做事、说话必须理由正当而充足。 2、1(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论语经典100句完整句(42句)

论语经典100句完整句 1、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2、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佛经经典名句及翻译(28句)

佛经经典名句及翻译 1、 2水边垂钓闲情逸致是以物命而为儿戏刺骨穿肠于心何忍愿发仁慈常起悲愍 2、18真认自己错,莫论他人非。他非即我非,同体名大悲。 3、两人一般心,无钱堪买……

三字经全文朗读儿童版(31句)

三字经全文朗读儿童版 1、由康雍,历乾嘉。民安富,治绩夸。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 2、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舆图广,超前代,九十载,国祚废。 3、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