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三章(56句)

2023-08-25 11:40:01 阅读:

孟子三章

1、张仪:魏国人,与苏秦同为纵横家的主要代表。致力于游以路横去服从秦国,与苏秦"合纵"相对。

2、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

3、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中心论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结论。

5、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7、景春观点:公孙衍和张仪是大丈夫(理由: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8、gùtiānjiàngjiàngdàrènyúshìrényě,bìxiānkǔqíxīnzhì,láoqíjīngǔ,èqítǐfū,kōngfáqíshēn,xíngfúluànqísuǒwéi,suǒyǐdòngxīnrěnxìng,zēngyìqísuǒbùnéng。(孟子三章)。

9、第2层(入则无……国恒亡):由个人推论到治理国家,进一步论证艰苦磨炼的必要性。

1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时机,机会。

11、周霄问孟子:“古时候的君子也出来做官吗?”

12、第二段,论证“天时地利人和”。以设置占天时者不能攻破占地利者为例,比较“天时”于“地利”的重要。

13、版筑:筑墙的时候在两块夹板中间放土,用杵捣土,使它坚实。筑,捣土用的杵。

14、衍(yǎn)丈夫之冠(guàn)淫(yín)

15、委而去之:意思是弃城而逃。委,放弃。去,离开。

16、鱼盐:此处意为在海边捕鱼晒盐。《史记》称燕在渤碣之间,有鱼盐之饶;齐带山海,多鱼盐。

17、孙叔敖(áo):蒍姓,名敖,字孙叔,一字艾猎。春秋时为楚国令尹(宰相)。本为“期思之鄙人”,期思在今河南固始,偏僻之地称为鄙。

18、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19、C.本文第四段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告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不可沉迷于安逸享乐。

20、大家不要以为管仲算是“官二代”,管仲的祖先是周穆王的后代,与周王室同宗。管仲的父亲管庄是齐国的大夫,即使有这层说深不深,说浅不浅的关系。管仲后来还是经历了家道中衰,生活贫困。为了谋生计,与好友鲍叔牙合伙做生意失败,管仲做过当时认为是最微贱的商人。游历许多地方,接触各式各样的人,见过许多世面,所以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但是做生意不顺利,就另谋出路去参军了。在战场的残忍厮杀中,他选择了退缩,想要做官但是没有人赏识他,所以又失败,就是这样一个“烂泥扶不上墙”,干什么什么都不行的人,最终当上了齐国的国相。

21、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其他成员,亲属,不包括父母兄弟。

22、(2)用天下归顺的力量,去攻打连父母兄弟都要背叛的国君。所以施行仁政的国君不打仗则已,如果打仗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23、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4、(孟子其人)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山东省邹城人。战国中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说的继承和发扬者,有“亚圣”之称。受业于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和孔子的学术成就几乎同高,人们将他们合称为“孔孟”。他曾游说梁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25、2、通过小视频,我们了解孟子一生致力于游说君王,推行仁政,擅长辩论,《孟子三章》尤为典范。请同学们品读这三篇文章,完成下表,思考孟子是如何运用他的雄辩艺术向君主们推行仁政主张的。

26、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7、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经受磨练的好处,从正面讲磨练激发人斗志(个人):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从反面揭示国家灭亡的原因(国家):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8、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29、接下来再由“人和”进一步推演,指出“域民”“固国”“威天下”不能只靠“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这就从反面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接着引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并进而指出“寡助之至”(即彻底失却“人和”)必然众叛亲离,“多助之至”(即把“人和”发挥到极致)则会天下归顺,二者交战,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孟子说“仁者无敌”(《梁惠王上》),讲的就是君王行仁政、得民心,获得“人和”的有利条件,凭借这样的条件去征讨那些不行仁政、失却民心的统治者,自然可以无往不胜,无敌于天下。

30、孟子去见梁惠王。梁惠王站在池塘边上,他望着那些鸿雁和麋鹿,对孟子说:“有贤德的人也享受这种快乐吗?”

3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32、“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是说,忧患和磨难可以使一个国家衰败灭亡。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的故事就能证明这一观点。吴越交战,越国战败,越王勾践立志发愤图强,准备复仇。他卧薪尝胆,就是怕舒适的生活消磨了自己的志气。他还亲自到田间与农夫一起劳作,他的妻子也纺线织布。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国已经恢复元气,兵强马壮,具备了复仇条件。反观吴王夫差,战胜越国之后,以为忧患已除,生活骄奢淫逸,狂妄自大,最终勾践失败,身死而国灭。

3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4、就造就人才而言,一方面人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当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悠哉游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一方面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就国家的治理问题而言,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是极其重要的,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臣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35、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36、广居、正位、大道:朱熹注释为:广居,仁也;正位,礼也;大道,义也。

37、第2段主要论述了人要担负重任、有所作为、成就大事,必须在思想、生活、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苦磨炼,以及人处于困境中才能奋发,无忧惧则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

38、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者,什么的人,此处特指君主。道,正义。下同。

39、这一章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并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短文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40、发于声:言语上有抒发,意为言语愤激。赵岐《孟子注》:“若甯戚商歌,桓公异之。”甯戚,春秋时卫国人。家贫,为人挽车。至齐,喂牛于车下,齐桓公夜出迎客,甯戚见之,疾击其牛角而商歌。歌曰:“南山矸,白石烂,生不逢尧与舜禅。短布单衣适至骭,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齐桓公召与语,悦之,以为大夫。

41、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42、(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3、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然陷于孤立。文章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递进。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44、这节课的作业是让同学们从课上所学的座右铭中挑选三条以上做成手抄报,并且写出推荐理由。

45、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从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46、原文: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8、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49、原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0、入则无法家拂士:在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入,在里面,指国内。法家,能坚持法度的大臣。拂士,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拂,通“弼”,辅弼,辅佐。则,如果。

51、涵咏语言之美,理解中心论点,领悟亚圣浩然正气。

52、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任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任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任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任用。

53、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通“叛” 背叛

54、孟子曰:“吾善养浩然正气,其为气,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间”这才是真正的大丈夫形象。

55、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相关句子

幼儿教育名言名句经典摘抄(44句)

幼儿教育名言名句经典摘抄 1、 10) 用我们的爱关心每一个幼儿。——李秋园 2、家庭的智力气氛对于儿童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儿童的一般发展、记忆,在很大程度上取快于:家庭的……

孟子摘抄(35句)

孟子摘抄 1、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孟子……

不仅而且造句大全(55句)

不仅而且造句大全 1、与其……不如……   与其在城里受罪,还不如回到乡下去. 2、B、为了祖国的边疆的安全,就算忍受寂寞,也是值得的。 3、★公园里,有的在散步,有的在赏花,……

扁担挑水歇后语(6句)

扁担挑水歇后语 1、赏析:司马懿大兵压境,兵力很少的诸葛亮在城头上弹琴以示有恃无恐。喻内心深处非常惊慌,但表面上还是做出镇静的样子来。(扁担挑水歇后语)。 2、  乐清这片……

鼓励孩子继续努力的名言名句(69句)

鼓励孩子继续努力的名言名句 1、    小学数学顺口溜,超轻松记忆(推荐收藏)(鼓励孩子继续努力的名言名句)。 2、让孩子知道,虽然他没有亲自参与每一步,但是你实现它了,这是一……

有关坚强意志的名言警句(41句)

有关坚强意志的名言警句 1、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2、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就能取得胜利。——歌德 3、古之君子如抱美……

热爱生活的人(58句)

热爱生活的人 1、海伦.凯勒创造这一奇迹,全靠她那一颗不屈不挠的心。海伦接受了生命残酷的挑战,用自己所有的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顽强的毅力面对人生刻意制造的困境,终……

用然而造句(23句)

用然而造句 1、 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包括花间派)、豪放派两大类。 2、对未来我们总是既畏惧又企盼,既拒斥又憧憬。(用然而造句)。 3、(豪放派……

好词好句400个(45句)

好词好句400个 1、月亮斜挂在天空,笑盈盈的,星星挤满了银河,眨巴着眼睛。 2、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

中国近代爱国名言(45句)

中国近代爱国名言 1、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毛泽东 2、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