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主要哲学思想(73句)

2023-09-11 08:37:18 阅读:

王阳明主要哲学思想

1、https://zhibo.chaoxing.com/4000148256277755(王阳明主要哲学思想)。

2、对格物致知说的批判。王阳明对格物致知说的批判主要在这样两个方面:一是从道德修养的角度批判其理论的内在矛盾;二是从朱熹身后的影响来批判格物致知说的"学术之弊"。

3、王阳明的这句话,曾被批判为唯心主义,也许现在对这句话还是有争论。人的主观性与事物的客观存在,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他们之间是如何互相存在、互为影响的?

4、这就是儒家讲的“薄厚”与佛家的“同体”,在薄厚的分别心与世间万物平等中,他找到了一个平衡点,这就是他悟道的前端。因为很快他就进入了3阶段,龙场悟道。

5、圣人之心以天下万物为一体,一心仁则天下万物一体皆仁。世人学习圣道的根本还是回到良知上。良知之明,万古如一。心圣,则圣人自可学而达之。

6、静坐是收摄心神的办法,但不能求静厌动。动静都是功夫,但偏向于动,便向在具体的事上磨练。

7、 因此之故,我认为诚实负责地做了解的工作,仍然是当前学术界最为切要的事。先了解自己之何所是,再了解他人之何所是,然后思想的脉络才能显现,学问的标准才能树立。假如这步工作做不到,则所谓“会通”只是侈言而已。

8、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9、在《传习录》中,王阳明讨论了程颢提出的“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他指出,圣人有这个境界,因此他们看天下的人没有内外远近之分,均施之以仁爱之心。他进一步提出,天下之人的心和圣人之心是相同的,只因为有了私欲,所以反爱为仇。

10、《大学问》、《王阳明全集》、《传习录》作品收录于《明史》、《古文观止》,《古文观止》中收录有王守仁的名篇《瘗旅文》、《教条示龙场诸生》。

11、阳明思想体系的核心是"致良知"。它包括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以及万物一体之仁等几个方面。而其思想体系的基点和出发点则建立在对朱熹格物致知说的批判上面。

12、知行合一。知行问题是中国哲学中一个相当古老的问题。但知与行的先后及难易问题则是中国哲学家一直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

13、 语云:“人之有善,若己有之。”为学如果没有服善之心,真理终将离我们而远去。反之,一念真诚,量力尽分,“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细大不捐,义无隐弃,真积力久,水到渠成,则儒圣先哲之学终有光大发皇之日。

14、这一大段论述,基本上阐明了王阳明“公共性”思想在社会生活中的总体设想,这一设想的模型是儒家心心念念的“三代之治”。王阳明认为,之所以有“三代之治”,是因为人们能够有着公共性的“心体”,由于公共性“心体”的存在,私欲被克制,人们按照公共的情怀对待他人,社会上也能形成公共的共识,“人无异见,家无异习”,没有“人己之分、物我之间”,故而能“相视如一家之亲”,公共之善由此实现,从而能够建立一个和谐的公共社会。从王阳明在“拔本塞源”论里的论述来看,要建设一个理想的社会,发挥人性中的“公共性”维度至关重要。按照王阳明的理解,在建设理想社会的过程中,首先,每个个体都有一个公共的“心体”,具有成就公共之善的道德意志,在“心体”上没有人与人的差别;第基于这个共同“心体”,人们可以以“公共之心”来看待世界,将世界万物当作“一体”,因此就会克制自己的私欲来成全“一体之心”;第既然人与人是一体的,所以虽然有分工不同、血亲不同,但一样可以用“公共”的情怀看待这些差异,实现一种“大同”;最后,正是由于共同的“心体”存在、“一体”地看待世界、以“公共”来看待差异,这样,人们就会像对待自己家人一样对待他人、像对待自己家事一样对待公共事务,所以能够实现“一家之亲”式的理想公共生活,甚至整个社会就如同一个人的身体一样“元气充同,血脉条畅”,最终实现公共之善。

15、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16、阳明学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后传于日本,对日本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

17、是非判断其实是智慧之心,也就是我们要有批判性思维(哈哈),好恶之心就是道德的评判标准了。道德评判,源于是非,但是是非的真理,又有不同的环境决定。社会、政治、文化等等,不要拘泥于一时、一地。人世间有普世价值观,但是又有国别的政治性,有阶级利益等,洞察智慧的人,才是识时务的人,游走于人世间,不受任何牵挂,真的很难啊。

18、其实心学并非王阳明首创,但王阳明将其发扬光大了。心学是儒家的一个重要学派,儒家自先秦孔孟和荀子之后,在宋代延伸出了两个学派:理学和心学。以程颢、程颐和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在宋朝大行其道,而到了南宋,著名的思想家陆九渊提出了“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认为心即理是永恒不变的。

19、阳明子曰|王阳明:忍一时之气,方见海阔天空

20、嘉靖七年(1528年),平定西南部的思恩、田州土瑶叛乱和断藤峡盗贼。

21、    王阳明刚开始遵循朱熹的“格物致知”,先从“格物”着手,即著名的“阳明格竹”,要注意他的格竹不是研究竹子(如观察竹子形状、生长特征、剖开竹子),而是通过格竹来探究万物之理,当然不得其法。所以王阳明更相信陆九渊的心学,并发展出完整的心学体系。“致良知”:王阳明认为,“良知”包括明善恶(道德)。

22、立志立诚,做学问要先诚心立志,再去格物致知。

23、在“万物一体”和“三代之治”的论述里,王阳明都清晰地阐述了“公共性”思想,一是要从公共的“心体”出发来将世界看成是“一体”;二是发挥“一体之心”目的是为了克服个体的私欲建设良好的公共生活;三是万物一体和三代之治,其本质都是从个人的满足转向公共之善的实现。在“心体”和“良知”为人所公共具有的理论信仰下,王阳明进而构筑了一个公共的理想秩序,这个理想秩序,反映在认识世界的层面,就是“万物一体”的相关思想,反映在改造世界的层面,就是恢复“三代之治”的理想蓝图。总之,王阳明的“公共性”思想,既有本体论层面的预设和论证,又有社会政治建设的动机和目的,换言之,王阳明“公共性”思想的落实,是人类生活既合规律性又合目的性的一个逻辑进程。从合规律性来说,王阳明认为,既然“心体”具有公共之同,那么世界的多样性就能统一于“一体之仁”,故而在具体的伦理生活中,可以实现人类生活的“大同”;从合目的性来说,王阳明认为,如果每个人都只满足一己之私的生活,最终会导致社会的混乱,从而也会损害一己之私,人类社会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人与人之间达成“公共”的认知,从而消弭那些客观的差异,实现社会公共生活的良性循环。就此而言,“万物一体”和“三代之治”体现了规律性和目的性的一致,表达了从“个体”转向“公共”的心学路向。

24、正德十四年(1519年),王阳明在鄱阳湖中仿效赤壁之战,平定洪都的宁王朱宸濠之乱。

25、 近年承乏“宋明理学”一课,自度才识慧悟未足上企先哲于万因此虽志存乎高远,而心实归于平正。我不歆羡时下学术界的各种风光热闹,亦不屑于今人争欲自立一说的虚矜心理,我目前所致力的,只是对先哲之学作相应的疏解与表述。我希望在商量旧学之中日渐涵养新知。我亦相信渐次磨勘,熟而生巧,将来总有孤明自发之时。若终未能,则是力有不及,亦无可悔。

26、《知行合一》是一本叙述王阳明传奇一生的传记。全传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将变得格外清晰,致胜决断,了然于心。扩展资料:王阳明的主要成就:

27、>致良知就是要通过那些“致”的行动实现人皆有之、与生俱来的自性、本心、善根、智慧,达到万物一体、与宇宙同化的圣贤境界。

28、传统儒家生活秩序建基于血亲伦理,甚至将原本是公共伦理都转化为血亲伦理来看待,比如将“君臣”视为“父子”,将“朋友”看作“兄弟”,有一种将公共性伦理转化为私人性情感的倾向。王阳明延续儒家的这一思路并有所转化,他在理论上将血亲伦理观念扩展到血亲之外,对他人、他物都表达出一种“公共性”的伦理情感,他说:“‘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使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尽处。”又说,“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王阳明将世界万物、天下万民的命运与自己的命运关联起来,认为其中存在着共同的因素,他者的痛即是自己的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自己与他人、自己与外物之间有着“公共性”情感的存在,这种情感是儒家血亲伦理的生长与扩散。为了说明这种“私人性”情感向“公共性”情感的扩展,王阳明用“树木”为例,他说:“父子兄弟之爱,便是人心生意发端处,如木之抽芽自此而仁民,而爱物,便是发干生枝抽叶。”父子兄弟是血亲之爱,是属于“私人”领域的情感;而“仁民”“爱物”则是对世界的普遍之爱,是属于“公共”领域的情感,在王阳明看来,二者之间不是对立的,而是一种自然的延续与扩展,就像树木生长一样,血亲之爱可以喻为“树干”,而普遍之爱可以喻为“枝叶”,普遍之爱从血亲之爱上生长出来,是血亲伦理的自然扩展,而血亲伦理是普遍之爱的根基与源头,二者并行不悖。可见,王阳明解决了“公共性”情感与“私人性”情感的张力,认为二者是一种既合乎自然又合乎逻辑的关系,并由此为其“万物一体”的“公共性”情感建构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合法性。

29、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王阳明门人薛侃在赣州刊刻包含了王阳明主要哲学思想的《传习录》。

30、王阳明于是开始格物,穷尽世间万物,头悬梁锥刺股就不用说,勤学苦练,格竹子岛命悬一线,但是他找不到“道”。于是他头幢南墙猛回头,改学心学,向内而求,最终龙场悟道,成为孔子、孟子之后的又一大圣人。

31、知行没有先后,没有谁更重要,否则就不会说合一了。知行本体”即是良知本体,也是心体。知行本体原本是一体的,它之所以不合是因为被私欲所遮蔽,所以必须有“致”的功夫使其合二为一。

32、除却“讲学”之外,王阳明还利用自己执政地方所拥有的行政资源,在乡村公共社会中推行“乡约”制度。在传统中国,乡村社会是由熟人组成的公共空间,在这样一种公共空间里,维护公共秩序往往依靠的主要是伦理道德。“乡约”制度的设想与实践,就主要是将儒家的伦理道德原则变成具体的生活中的教条,劝导人们遵守这些生活规范,以此来维系乡村社会的教化和安宁。“乡约”制度,实际上是儒家学者对于乡村社会治理的一种民间制度设计,将儒家的伦理道德原则具体化到乡民的日常生活中去,这套乡间伦理秩序与规范符合政权对于乡村公共社会的期望。由于乡村公共生活基本上靠伦理维护,故而体现伦理道德精神的“乡约”往往能切实发挥维护公共秩序的作用。王阳明在巡抚南赣时,为了维护当地乡村的公共生活秩序,专门制定并推行《南赣乡约》,同时还制定了一系列诰谕来整顿乡间秩序,如《告谕各府父老子弟》《告谕新民》《告谕顽民》《谕俗文》。之所以制定这些文书,主要是为了重建经土匪扰乱后的乡村社会秩序,是属于王阳明个人的政治实践。对于“乡约”的作用,王阳明认为:“冠、婚、丧、祭之外,附以乡约,其于民俗亦甚有补。”也就是说,王阳明认为乡约制度对于乡间公共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规约人们在日常公共生活中言行举止,是对乡间公共生活的一种道德规范,是法律之外的一种道德规劝和约束。以《南赣乡约》为例,王阳明提出制定“乡约”的目的是:

33、 自从清政府入主,文化慧命随之而斩,中国学问的真义已沉埋了三百年。民国以来,上承清代之余势,学风士品始终挺拔不起,既无轩昂超迈之象,又失敦笃朴厚之德。一般知识分子大多求速成、走捷径,而不知植根立本。企高两脚,意态飞扬,看似自视甚高,实则自待甚浅。

34、民俗之善恶,岂不由于积习使然哉!往者新民盖常弃其宗族,畔其乡里,四出而为暴,岂独其性之异,其人之罪哉?亦由我有司治之无道,教之无方。尔父老子弟所以训诲戒饬于家庭者不早,薰陶渐染于里闬者无素,诱掖奖劝之不行,连属叶和之无具,又或愤怨相激,狡伪相残,故遂使之靡然日流于恶,则我有司与尔父老子弟皆宜分受其责。呜呼!往者不可及,来者犹可追。故今特为乡约,以协和尔民,自今凡尔同约之民,皆宜孝尔父母,敬尔兄长,教训尔子孙,和顺尔乡里,死丧相助,患难相恤,善相劝勉,恶相告戒,息讼罢争,讲信修睦,务为良善之民,共成仁厚之俗。

35、人之根本在心,培根就是重视修炼心这个根本,心本澄澈,就是天理,应当诚意使其发挥作用。

36、在宋明理学话语体系中,“理”具有本体论意味,是万事万物的普遍性本质、公共性根据,如朱熹认为,“问:‘万物粲然,还同不同?’曰:‘理只是这一个。道理则同,其分不同,君臣有君臣之理,父子有父子之理。’”又说,“是有天下公共之理,未有一物所具之理。”在朱熹看来,世界虽然表现为多样的丰富性,每一事物都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但多样的世界背后有一个公共的东西在支撑,这就是“理”。万事万物秉承具有同一性的公共之“理”,而后又依据自己的特性来呈现这一公共之“理”。这是程朱理学对世界普遍统一性、伦理原则普遍统一性的论证基础,对包括王阳明在内的宋明理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37、 他成学前的三变是真变—异质的转变;悟道后的三变则是同质的发展,是同一系统的圆熟完成。我们可以这样说,前三变是他“自我发现”的过程,而后三变则是他“自我完成”的过程。

38、所谓“德性之知”,即是发于性体之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知爱知敬、知是知非,当恻隐自然恻隐,当羞愧自然羞愧”之知。这种“知”发自于人的本心,并不是依靠见闻就能获得的。

39、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岂惟大人,虽小人之心亦莫不然,彼顾自小之耳。是故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之与孺子而为一体也。孺子犹同类者也,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是其仁之与鸟兽而为一体也。鸟兽犹有知觉者也,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是其仁之与草木而为一体也。草木犹有生意者也,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是其仁之与瓦石而为一体也。是其一体之仁也,虽小人之心亦必有之。是乃根于天命之性,而自然灵昭不昧者也,是故谓之明德。

40、在哲学方面,王阳明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说,否认心外有理。认为事物的道理或规律离不开心或意识;他还认为,离开人天赋的良知,就无所谓万物,人的良知是自然界万物存在的依据,所谓物也就是人的意识的表现,精神、意识等是第一性的,万物则是意识派生的。

41、立志立诚,做学问要先诚心立志,再去格物致知。

42、《礼记》首先肯定人的欲望是一种自然本性,一种本能的生理需求,是可理解的。但是,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如果不予节制,人们就会经不住外物的诱惑而发生各种悖逆、淫乱、伪诈之事,就会天下大乱。因此先王要用礼和乐来节制人的欲望。在这一时期,对人的欲望只是提出了要节制。而到了宋明理学,对人的欲望就提出要灭绝了。他们认为,人欲是恶的根源,天理是善的本源,只有“灭人欲”、“去私心”,方可“明天理”、”存天理”。

43、曹一家,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长沙理工大学d委副书记、校长。主持行政全面工作,分管学科、规划、“双一流”建设、审计工作,兼任“十一五”国家高新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先进能源技术领域专家组成员、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湖南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员、国际大学电气工程会议指导委员会委员。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共中央组织部“万人计划”第一批领军人才。

44、首先是朱熹,他强调”道存在于自然界中,格尽万物才能领会道的真谛,所以废话少说,都去格物吧!”另一派陆九渊,他主张向内求,心(我)即理,并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45、    当然与阳明先生的百战百胜的赫赫战功相比,令他名垂青史的是他创立的心学体系,我们会员都听说过“致良知”、“知行合一”,但这些概念究竟讲得是什么,它们跟以前的儒学、甚至佛老有什么关联,恐怕是众说纷纭,乃至越说越糊涂。

46、 结果是苗而不秀,秀而不实,故成器者少。数十年中,虽赖三五贤哲孤明独照,以抉隐发微,使中国学问的真本性真面貌渐次朗现,其奈知之者鲜而信从者少何!

47、>良知”包括明善恶(道德)。第辨是非(智慧)。这是人人具有,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

48、其实这与孔子说的“性相近,习相远”是同理。德性之知,需要我们客服本体的干扰,走出自我的惯性,追求光明。而走出自己的惯性,则需要更大的能量来做到,所以一般人难以做到也是自然。

49、《大学》说格物致知,王阳明认为物即心,格心就是格物,致知就是要致良知。《中庸》讲未发之中,就是良知,也就是心之本体,甚至不必从喜怒哀乐之未发中寻求。

50、虽无法解决认识冲突的问题,但为个人自觉自省、实事求是、发奋图强指出了光明大道,对当下思虑过多、选择过剩却困于行动的我们是最好的一剂良药。

51、这等与孔子比肩的绝代人物吸引到你了吗?其影响儒家五百年的思想精髓阳明心学,想要更加深入的了解它吗?一起来首期“长理师说”吧!一场盛大的思想盛宴即将在这里举行,只等你的到来~

52、  因为"心学"是在"理学"的基础上继承、发展和转化而来的,所以谈到"心学",我们不得不对"理学"先有一认识。说到朱熹的"理学",人们首先会想到的是"存天理,灭人欲"1这一教条,认为它是束缚人们手脚的一条精神枷锁。可实际情况是怎样呢?我们先要对"天理"与"人欲"有一大概的了解。

53、这是王阳明全部思想的高度概括和凝练总结,他明确指出:心的本体晶莹纯洁、无善无恶;但意念一经产生,善恶也随之而来;能区分何为善、何为恶这种能力,就是孟子所说的“良知”;而儒学理论的重点之一——格物,在这里就是“为善去恶”。真是画龙点睛,简易直接,不偏有,不着空,直趋中道。

54、在王阳明看来,社会生活中的“公共性”道德原则来源于内在的“心体”。他提出,“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心”统摄了“道”“理”“天”,“道”“理”“天”等儒家核心价值都在“人心”中体现出来了,我们理解的“道”“理”“天”的“公共性”与“人心”所蕴含的“公共性”是一致的。“须是廓然大公,方是心之本体。” “廓然大公”是“心之本体”的应然状态,而自私自利违背这一应然状态,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对“心体”的背叛,是个体之私对公共之善的遮蔽,应该通过道德努力予以纠正,这就是王阳明所说的“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洒脱!何等简易。”去“人欲”就是去除“私心”,焕发公共之善,恢复“心体”的公共天理之本然,如此,“心体”的“公共性”之善就能得到彻底释放,个人重新实现了其本原的复归,而如果人人都能释放存于自身的公共之善,那么符合儒家道德原则的理想公共社会也能实现。可见,“公共性”是理解王阳明“心体”学说的一个重要维度。

55、心如明镜,私欲是尘,格物就是去除私欲使心复明,从而关照万物。

56、有了学习地图,能学习修炼吗?试试吧,在开始实践之前,还有些基本概念要厘清,否则就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了。

57、在1阶段,他“穷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达至极”,开始了穷理工夫。但是格竹子失败,他很伤心,甚至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于是泛滥与词章,成了文青。但是在诗词歌赋中,他还是念念不忘自己的追求,如果不能把这个世界弄明白,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58、人之根本在心,培根就是重视修炼心这个根本,心本澄澈,就是天理,应当诚意使其发挥作用。

59、《大学》说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王阳明认为至善即天理,即中和,即良知。良知不在心外,应向内求,只要去除了私欲,天理自然呈现。

60、《大学》说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王阳明认为至善即天理,即中和,即良知。良知不在心外,应向内求,只要去除了私欲,天理自然呈现。

61、王阳明一生非常重视讲学,曾认为“讲学”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事业。王阳明弟子邹守益曾记述:“当时有称先师者曰:‘古之名世或以文章,或以政事,或以气节,或以勋烈,而公克兼之,独除却讲学一节,便是全人。’先师笑曰:‘某愿从事讲学一节,尽除却四者,亦是全人。’”可见,虽然王阳明所立事功甚多,但在其个人心目中,“讲学”“传道”还是最具有意义的事情。宽泛来讲,“讲学”事业正是“公共性”的具体体现之一。思想家的“讲学”是一件公共事务,密室里私相授受的学问不能算是“讲学”,“讲学”应该是公开的、公共的、面向公众的一种学术和思想的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思想的方式以启发和影响公众为目的。事实上,王阳明的“讲学”正是面对社会公开进行的,在其后半生履职和居家的生涯里,随处讲学,其弟子遍及大江南北,上至耆叟,下至弱冠,各地、各年龄段的人都慕名来听其讲学,甚至王阳明还能对聋哑人进行讲学,《王阳明全集》收有一篇《谕泰和杨茂》,就是王阳明对泰和聋哑人杨茂的一番围绕“良知”的“讲学”记录。关于王阳明公开讲学的事迹,《传习录》曾记载:“先生初归越时,朋友踪迹尚寥落。既后四方来游者日进。癸未年已后,环先生而居者比屋,如天妃、光相诸刹,每当一室,常合食者数十人;夜无卧处,更相就席;歌声彻昏旦。”《王阳明年谱》又载“天泉证道”时的盛况:“中秋月白如昼,先生命侍者设席于碧霞池上,门人在侍者百余人。”如此大规模的士人公开聚集在王阳明周围来学习心学思想,是当时思想界的盛景,这种学术思想的盛况也说明,王阳明的心学不是秘而不宣、个体参修的秘笈,而是要面向大众进行公开传播并冀望因此而改变社会的思想学说。质言之,阳明心学是面向“公共生活”的思想,而不是满足个人心性的“私人性”学说。清人焦循在比较朱熹与王阳明的思想时曾说,“余谓紫阳之学所以教天下君子,王阳明之学所以教天下之小人。……行其所当然,复穷其所以然,通习乎经史之文,讲求乎性命之本,此惟一二读书之士能之,未可执颛愚顽梗者而强之也。良知者,良心之谓也。虽愚不肖不能读书之人,有以感化之,无不动者。”焦循认为,王阳明心学由于直接触及每个个体的道德感受,门槛相对较低,能够为一般人所能理解,故而较之朱子学,就更具有公共性和广泛性。王阳明的讲学事业,是心学从一种个人感悟变成公共思想的重要环节,对于当时士人的思想乃至中晚明后期社会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62、《传习录》不但全面阐述了王阳明的思想,同时还体现了他辩证的授课方法,以及生动活泼、善于用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因此该书一经问世,便受到士人的推崇。

63、那么怎么做到呢?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究竟有什么方法呢?于是到了宋朝就分出了两派(为什么到了宋朝分出两派呢?之前有那几派呢?这个就要看儒学的发展史了哈哈)

64、>不习不虑的良知,并不是习气中的直觉本能,而是随时当下的真实呈现。此时,天理自存,人欲自去,良知真宰,融入化境,圣人气象显。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私欲早已消失殆尽,良知在他脑海里根深蒂固,不管他随意做什么,一定是符合良知的。

65、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66、圣人之心以天下万物为一体,一心仁则天下万物一体皆仁。世人学习圣道的根本还是回到良知上。良知之明,万古如一。心圣,则圣人自可学而达之。

67、静坐是收摄心神的办法,但不能求静厌动。动静都是功夫,但偏向于动,便向在具体的事上磨练。

68、  以下,我们且先对王阳明哲学思想及其由来有个简单的认识。

69、心即理。鉴于朱学格物致知的教训,王阳明主张心即理,并据此提出知行合一的口号,决心创立良知之学,从而用一种注重身心修养的学说来取代朱熹沉溺词章、务外遗内、博而寡要、支离决裂的格物致知说。

70、>就是静坐,慢慢地去清除内心的杂念,然后分辨“真我”(本心真体)和“假我”(习气私欲)。

71、那么如何做到致良知呢?在这个阶段,阳明先生用了三个层次:

72、无论是“心体”“良知”的“公共性”前提,还是“万物一体”“三代之治”的“公共性”设想,都还停留在理论层面。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公共性”维度的展开,还很大程度的体现在他的讲学和为政等公共性事业上。王阳明曾对聂豹(文蔚)说:“仆诚赖天之灵,偶有见于良知之学,以为必由此而后天下可得而治。是以每念斯民之陷溺,则为之戚然痛心,忘其身之不肖,而思以此救之,亦不自知其量者。”这是王阳明个人心迹的表露,是他个人治学的动机的展现。也就是说,“良知”之学不是个体理论兴趣的满足,而是要用来“救世”并实现社会政治理想的,这也鲜明地表现了王阳明心学“公共性思想”的实践维度。

相关句子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理解(69句)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理解 1、  《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

骆驼祥子主要内容100字(88句)

骆驼祥子主要内容100字 1、请问小说的题目“骆驼祥子”主要包含哪些含义? 2、祥子:(起初)憨厚老实、坚韧、自尊好强、吃苦耐劳;(最后)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自甘堕落。……

王阳明简介及生平事迹(78句)

王阳明简介及生平事迹 1、https://item.jd.com/124822html 2、王阳明严肃地看着老师说:“我认为不是这样。”顿了顿,一脸郑重地继续说道:“我以为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3、反过来……

谭嗣同简介及主要事迹(54句)

谭嗣同简介及主要事迹 1、谭继洵是谭嗣同的父亲,复生是他对儿子的称呼。谭嗣同是维新变法的英雄,与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杨锐、康广仁并称“戊戌六君子”。 2、前文说到,杨……

程门立雪的故事主要内容(38句)

程门立雪的故事主要内容 1、如果你喜欢讲故事、喜欢朗读,想成为我们的“七彩小主播”,可以录一段音频投稿到邮箱1494186791@qq.com,在邮件中注明“七彩小主播”,我们将会与您联系……

邓稼先的主要事迹简介50字(77句)

邓稼先的主要事迹简介50字 1、1986年62岁4月2日,由邓稼先和于敏署名,包含九院(中国工程院物理研究院)多位科学家心血的建议书完成,上交中央。写出上交中央的建议书,使我国核武……

王阳明简介及代表作品(36句)

王阳明简介及代表作品 1、https://higher.smartedu.cn/course/62354cdb9906eace048dd776 2、2014年6月1日,与郑元畅、张钧甯主演了由瞿友宁执导的偶像剧《你照亮我星球》,这是王阳明是继《我可能不……

王阳明的思想主张(82句)

王阳明的思想主张 1、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

王阳明的经典语录(75句)

王阳明的经典语录 1、王阳明在庐陵担任县令时,抓到了一个罪恶滔天的大盗。这个大盗冥顽不灵,面对各种讯问强烈顽抗。王阳明亲自审问他,他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说:“要……

莎士比亚的作品主要体现了什么思想(37句)

莎士比亚的作品主要体现了什么思想 1、秀洲中学是教会学校,教学抓得很紧。初时,校长是美国人窦维斯博士,全校每天早操,他都亲自带领。窦师母曾经是朱生豪的英语教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