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知行合一精髓60句(24句)

2023-10-05 13:19:39 阅读:

王阳明知行合一精髓60句

1、 天下之事,其得之不难,则其失之必易;其积之不久,则其发之必不宏。

2、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王阳明思想探索心性。修炼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在21岁的时候,这个时候他主要实践的就是宋朝儒家学者以朱熹为代表的,儒家学者的格物之学。他在官署里头,看到有很多的竹子,每天就拿竹子来格之,这个“格”是什么意思?“格”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研究、思想,分辨。他天天在研究格,他说“沉思其理不得,遂遇疾”这是《年谱》里头对他的记载。他想了半天也没搞清楚这个道理,朱熹他们说要按照我们中国传统的说法。儒家的这些士大夫应该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首先从格物开始,“格物”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他就去实践,想了半天他也没有搞清楚这个《大学》里说的“格物”,宋朝的儒家学者说的“格物”是什么意思,所以生病了。我们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王阳明智慧很高,但是身体一直都不是很好,年轻的时候就经常生病。“先生自委,圣贤有份”,他这个时候就想,人家不是圣人,我们是平常人,所以,人家能理解的东西我们普通老百姓是理解不了的。“乃随士就词章之学”,他发现这种很高深的哲学思想没有办法真正体会。所以就开始学习词章,词章就是诗词文章等等这些学问。这是他第一个阶段,按照儒家学者,先秦的儒家以及宋朝的儒家,朱熹这些儒家的格物,最后没把这个道理搞明白。

3、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4、虽然每日金句是文言文,但是不用担心看不懂。

5、  王阳明将朱熹的天理与内心联系在了一起,朱熹认为天理要从书中去寻找,王阳明则认为心外无理,天理就在我们的心中。

6、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由王阳明首度提出“心学”两字,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心学强调生命活泼的灵明体验,因此民国时期陈复开始提出“心灵儒学”做出注解。儒家的学脉自清末已经全然中断,西学东渐的过程里,中国儒家圣人学问开始“哲学化”,时称新儒学。

7、面对外来评价,尤其是毁谤时,非但不要动怒心,而且还要把它当成是磨炼强大内心的机遇。

8、感悟:君子之交淡如水,随缘,惜缘,不攀缘。

9、  除非是死灰槁木、耳聋眼瞎之人,虽然听见、看见了。只要心不去跟随它也就行了。

10、(解读) 有个学生问王阳明,安静的时候我感觉很不错,思想清晰,可一遇到事情就乱了阵脚,为什么呢?王阳明说:“这是你只知道静养,却没有下克己的功夫。这样一来,碰到事情就乱了阵脚。人应该在具体的事情上磨炼自己,才能站得稳,才能静亦定,动亦定。人必须在事上磨炼,在事上用功才会有帮助。若只爱静,遇事就会慌乱,始终不会有进步。“那静时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敛,实际上却是放纵沉沦。”

11、王阳明人生的最后两年可以说是痛并快乐着。一方面,他的心学思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信徒之多引人咋舌;另一方面,他的身体越来越差,已经到了无力回天的地步。

12、  随时随地而变化、变通,如此才是真正拥有智慧的人。

13、正德十一年,时闽粤赣湘四省边界的绵延山区,众多寇贼匪患猖狂,攻城略地,且互为犄角,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王阳明被兵部尚书推荐升任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赣、汀、漳。第二年正月,46岁的王阳明赶到赣州上任,踏上了“立事功”的生涯,去实现儒者“内圣外王,本末兼该”的人生理想。

14、薛侃这回如堕云里雾里,更不知王老师的话是什么意思了。

15、身处荒蛮之地,便做身处荒蛮之地该做的事,身处患难之时,便做身处患难时该做的事,无论何种情况都能恰当自处。

16、1你真有圣人之志,良知上更无不尽。良知上留得些子别念挂带,便非必为圣人之志矣。

17、  我们下面来看一下知行合一的具体的内容。王阳明提出叫知行合一本体这样的概念。本体指的是它本来的意义。也就是说,在王阳明看来,知和行就其本来意义而言,他是相互联系,相互包括的,所以王阳明说,“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在这里王阳明特别强调,他说如果你一旦已经把这些道理儒家的这些道理搞明白之后,你一定在你平时的言谈举止之中,在你的任何的这个行为之中,会体现出来的,一定会去践行的。你如果知道这个道理,如果你不去践行,不去实施,那你还是没把这个道理搞清楚。在这里王阳明通过这样的说法,他强调的就是你所了解到的,儒家的这些信仰是让你拿出来去实施的。所以他在《答顾东桥书》里头他又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他说真正的这些知识就是让你拿出来去践行的,去实施的。“不行不足以所谓知”你不去实施那就不是知。所以王阳明又说“知是行是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这是《传习录》里头说的。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你对这个道理对儒家学说的了解,是你开始实施儒家理想儒家学说的开始的起点。行是知之成,当你去践行的时候实际上就是把整个的对儒家学说的了解完成了,也就是知和行本身是一体的事情。他说如果你要把这个道理搞清楚的话,当你说一个知字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意味着你的行动马上就要开始了。只是说一个行,就意味着你已经对这个道理已经是了解了。在这里头王阳明仍然是强调知和行二者必须是一致的,必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王阳明还说“知是行之主意,行是知之工夫”。这个所谓“知是行之主意”,主意就是目的,和统帅的意思。“行是知之工夫”,工夫就是它的途径和手段的意思,也就是说,你对儒家学说的了解,对儒家学说的信仰,是你整个行动为人处世的根本的目的,是你的思想的一个统帅,你没有这个东西做事情是做不好的,这就是前边的这个话。“行是知之工夫”,也就是如果呢不去实施的话,你了解的很好的这些理想和信仰仍然是没有途径没有手段去实施的,所以这个“行事知之工夫”就是这个意思。

18、王守仁,幼名云,字伯安,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余姚市)人,生于明宪宗成化8年(1472年10月31日),卒于明世宗嘉靖7年(1529年1月9日)。因为曾经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等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封侯爵。

19、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心体明即是道明。

20、  安定情绪,物我两忘,不是什么都不想,死人才什么都不想呢。

21、  人人心中都有良知,人人心中的良知都会得出一个真理。伯夷、叔齐虽然死了,但他们的良知却在每个人心中。

22、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则不至于责人已甚,而自治严矣。

23、  所以在这个时候,“致良知”的思想它的内容更加地深厚,深刻和厚重,它的境界也就更加圆融无碍。王阳明说,他说“变化气质,居常无所见,惟当利害,经变故,遭屈辱,平时愤怒者,到此能不愤怒,忧惶失措者到此能不忧惶失措,始是能有得力处”。“致良知”事实上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之下,“当利害,经变故、遭屈辱”在这个时候。平时你可以愤怒但是到这个时候你不能愤怒了,平时你可以这个忧惧失措,在这个时候你就必须要平静要安宁了。所以在这个时候,王阳明提出了“致良知”,所以王阳明说,“良知”之说,是从百死亡千难中得来的。“非是容易”就是当时他把朱宸濠平定之后,在这个时候他的盖世之功不但没有得到任何肯定和嘉奖,反倒遭到这个宦官在皇帝面前恶毒地诋毁,进谗言说他暗结宸濠,说他目无君上,说王阳明跟朱宸濠是有勾结的,说他也要造反。当时王阳明是受到了这样的一个屈辱,已经处于一个很可能上面有一把剑,随时都可能掉到他脑袋的情况之下,随时都有杀身灭们之祸的时候。他曾经在给他的学生的一封信里头讲到,他说“彼此但见微有动气处,即须提起致良知话头,互相规切;凡人言语正到快意时,便截然能忍默得;意气正道发扬时,便翕然收敛得;愤怒嗜欲正沸腾时,便廓然能消化得,此非天然之大勇者,不能也”。所以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事实上王阳明的“致良知”之说,是这种极其危险,极其困难的处境之下,得以提出来的。“然见得良知亲切时,其工夫自不难,缘此数病良知之所本无,只因良知昏昧蔽塞而后有”。良知事实上是一种人生的人格,心性达到最高程度最高境界时候的这样的一个境界。只要达到了良知境界的话,前面的所有的那些问题惶惑、惊恐、然后愤怒等等全部都已经消失了。是因为“缘此数病良知恩之所本无”,本来你只要达到这样的一个境界,你这些问题都没有了。只有在“良知昏昧蔽塞”的时候当你的良知被堵塞,被遮蔽的时候你就会有那些负面的东西。“若良知易提醒时,即如果白日一出,而魍魉自消矣”,这是他给他的一个学生一封信里头他所提出来的。所以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王阳明的晚年的思想,事实上就是对他的知行合一的升级版,是他人生境界达到了最圆融无碍的一种状态的一个表述。

相关句子

王阳明知行合一名言(76句)

王阳明知行合一名言 1、讲到知行的问题,在一百年前推动革命的孙中山也有他的哲学理论,你们没有看过,叫“孙文学说”,里面提出“知难行易”与“知易行难”两个方面。譬如现……

知行合一是谁提出的(45句)

知行合一是谁提出的 1、王阳明听完后,意味深长地道:“你这些过失,我都指点过你。” 2、(哈哈老爸说历史)明朝有个好太监,他的名字叫... 3、一岁一礼、一寸欢喜。在这一年时间……

王阳明名言十句精读(35句)

王阳明名言十句精读 1、王阳明笑了笑,就绕着和尚走了几圈,像是道士捉鬼前的作法。最后他在和尚面前站定,看准了和尚,冷不防的大喝一声:“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

王阳明主要哲学思想(73句)

王阳明主要哲学思想 1、https://zhibo.chaoxing.com/4000148256277755(王阳明主要哲学思想)。 2、对格物致知说的批判。王阳明对格物致知说的批判主要在这样两个方面:一是从道德修养的角度批判……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理解(69句)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理解 1、  《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

王阳明简介及生平事迹(78句)

王阳明简介及生平事迹 1、https://item.jd.com/124822html 2、王阳明严肃地看着老师说:“我认为不是这样。”顿了顿,一脸郑重地继续说道:“我以为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3、反过来……

知行合一最精辟的语句(67句)

知行合一最精辟的语句 1、36:旧我、维持现状的最大好处就是避免改变,这就像陷入一个负能量循环圈,你越害怕去改变,就越不会有动力去改变。 2、表达不同意见时请保留对方立场,沟通……

适合一年级摘抄的句子(31句)

适合一年级摘抄的句子 1、早上推开房门,只见地上的积雪已经一尺多厚了。 2、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 3、小蜜瓜羞得满脸通红,只好硬着头皮向心兰……

王阳明简介及代表作品(36句)

王阳明简介及代表作品 1、https://higher.smartedu.cn/course/62354cdb9906eace048dd776 2、2014年6月1日,与郑元畅、张钧甯主演了由瞿友宁执导的偶像剧《你照亮我星球》,这是王阳明是继《我可能不……

王阳明的思想主张(82句)

王阳明的思想主张 1、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