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读后感(80句)
王阳明心学读后感
1、克己须要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2、说了这么多,可能被饶了。其实就是去除脑海中的噪音,观察到自己真实的想法,通过行动改变自己,让自己朝着自认为正确的方向转变,不断否定自己,继续朝着新的自己转变,直到最后成为自己。(王阳明心学读后感)。
3、在王阳明“心学”体系中,同样贯穿着我们国家发展建设核心思想,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核心有力量,有智慧,完全符合广大人民利益致富心愿。改革开放几十年得到了证明,中国共产党的核心力量很伟大!
4、“心外无事,心外无理”,与“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一句结合起来看,先说心是功夫之发端处,不能“义袭而取”,然后说“心无体”以否定这个“始”而从“终位”说心体,这正如《中庸》所谓“诚者物之终始”。子思不说“始终”而说“终始”,因为一说“始终”就外化而不能“至诚无息”,可结合阳明提出的这两个命题来领会其中的差别。所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即“顺其天则自然”“无有作好,无有作恶”“物各付物”,其实这是性德之圆满的表现,正如大程子以“无适”来说“主一”。“事事物物皆得其理”,在物为“理”,在心为“义”,孔子所谓“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王阳明心学读后感)。
5、他还提出,“人若复得良知,就可以达到,与天地万物同体超然自然自乐的人生境界 ”。这种体验哲学可以说是体验美学。
6、下面我们一一解读这四句话,就能从根源上了解我们的行为背后的动机,以及面对人生无常应该拥有的态度。
7、有了正确的“三观”思想意识形态,也就是有了王阳明“心学”里面讲的伦理道理良知心态。而又完全符合当今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需要并相适应。必然使自身在社会上发展进步并取得成就。
8、小到穷头百姓,大到圣人贤才,谁又会没有一点私心杂念呢?
9、大意:如果白天做功夫觉得烦躁不安,那么就静坐。就算不想看书,也必须去看。这是对症下药,也是一种方法。
10、阳明认为,“身、心、意、知、物是一件”,并说“工夫只是简易真切,愈真切愈简易,愈简易愈真切”。但阳明晚年提出良知四句教分心、意、知、物立说,似乎有支离的嫌疑。而且“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是先“知”后“行”,与阳明一贯主张“知行合一”不合。其实,“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是“始条理也”,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心无体,以“用”为体,所谓“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是“终条理也”。“知善知恶”、“为善去恶”是“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格物”不是“即物而穷其理”,而是“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所谓“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故四句教最后一句也是落在“心体”上,“格物”其实是《中庸》所谓“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从“成物,知也”的角度说,“事事物物皆得其理”,在心则是“至诚无息”,阳明所谓“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
11、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12、“是非只是个好恶”这一句必须正确理解,王门后学者流派众多,一些步入歧途者,往往就是对“是非只是个好恶”的理解上产生了偏差,他们认为,阳明先生说了,自己心中的好恶就是良知,所以一味听任自己的主观直觉,不做克己致知的实功,将放任沉溺于私欲误认为是遂我是非之心的洒脱。所以,尽管阳明先生说了“是非两字是个大规矩”,但是我们更要明白,世上怕的并不是没有规矩,而是怕没有“必行”之规矩,因此,阳明先生又补充说“巧处则存乎其人”,没有能正确履行规矩的人,再大的规矩也只是一文不值的空文。
13、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格物”即“慎独”,即“戒惧”。
14、● 《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语录、论学书信的简集,为“阳明心学”。
15、“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又曰:“是非两字是个大规矩,巧处则存乎其人。”
16、又曰:“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4)
17、先生又说:“眼睛没有本体,它就以万物的颜色作为它的本体;耳朵没有本体,它就以万物的声音作为它的本体;鼻子没有本体,它就以万物的气味作为它的本体;嘴巴没有本体,它就以万物的味道作为它的本体;心没有本体,它就以天地万物彼此感应中的是非作为它的本体。”
18、善恶皆是人的本性,都是相对而言之,在不同的情况下,善又变成了恶,恶又变成了善,这就要我们灵活地根据自身的情况,严守道德准则,在不同的时机选用不同的生活策略。
19、日间功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
20、若无有物欲牵弊,但循著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但在常人多为物欲牵蔽,不能循得良知。
21、“求理于吾心。””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首先就来论述一下,王阳明的心学对当今社会大学生们选择正确人生观有很大指导性意义当今社会我们不谈圣人,但可以与现在的大学生作个比拟。大学生有个正确的人生观,应该就是有“致良知”的人生观,就是自己的心里要求与自已的内在素质来考虑的人生观。王阳明心学提出的“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对当今的大学生至关重要。否则,存有心外欲望,找工作总是以工资高,工作好,地位高来择业,导致工作很难找到,造成很大的心里压力,反而制约了自己人生发展。为此,深刻理解王阳明心学,对大学生们产生平和心态去择业有很大促进作用,对缓解大学生工作心存压力有很大帮助。其次来论述一下,王阳明心学对当今社会提高自我道德修养产生深远影响,并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王阳明的建功伟绩,就是在平乱,剿匪中把自己的心学思想与工作实际相结合而取得的。并得出了心学思想在实际工作中的体会,从而写下了对社会的感言:
22、很多人都在读关于王阳明的书,这是对阳明心学是传统文化精髓的肯定。王阳明,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军事家。心学创始人,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其阳明学作为儒家的一门学派,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也就是人的内心真实想法是指导思想,人的行为要跟随内心去做事才能达到“良知”的工夫。强调“知”与“行”的关系。
23、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边寻。(《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24、王阳明一语道破天机——那只是因为你的得失之心太重,只想要好的结果,恐惧得到坏的结果,于是就蒙蔽了自己那颗本来能泰然处之、平和应对的心。起伏得失本是常态,尽力而为、顺其自然才是合理的态度。
25、本专辑根据严思先生作品整理而来,见仁见智,愿对有兴趣的听众或读者有所助益!
26、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最主要的就是要知道我们所赖以生存的是什么,是什么支撑着我们过好这一生和走完这一生的。
27、先生曰:“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为子而傲必不孝,为臣而傲必不忠,为父而傲必不慈,为友而傲必不信。故象与丹朱①俱不肖,亦只一傲字,便结果了此生。诸君常要体此,人心本是天然之理,精精明明,无纤介染着,只是一无我而已。胸中切不可有,有即傲也。古先圣人许多好处,也只是无我而已。无我自能谦,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①丹朱:传说中尧之子。名朱,因居丹水,名为丹朱。因傲慢荒淫,尧禅位于舜。)
28、体,即良知之体,用,即良知之用,宁复有超然于体用之外者乎?
29、《传习录》227条:“圣人无所不知,只是知个天理;无所不能,只是能个天理。圣人本体明白,故事事知个天理所在,便去尽个天理。不是本体明后,却于天下事物都便知得,便做得来也。天下事物,如名物度数、草木鸟兽之类,不胜其烦。圣人须是本体明了,亦何缘能尽知得”?
30、古文观止,凡二百二十二篇,先秦至明末文章精选,古人蒙学课本,亦是古人为学入门读物,余在而立之年始读,为生平一大憾事,亦可见当代中国教育之偏颇。
31、几十年的修心生活,使我培养和造就了一颗平静和强大的内心,自然地也就会产生内在的喜悦和力量,我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这也是我支撑在几十年的人生旅途中经历困难、克服磨练,信心满满地走下去的原因。
32、——华中师范大学文化教育经典研究中心学习研讨群
33、年近六旬的我,由于找到了人生的定海神针和内在的力量,充满了智慧、激情和活力,过上了富足文明的生活,我很惬意。我想这一切都与坚持读书学习和学习王阳明心学有关。
34、他提出“致良知”是为圣的内在可能性,要求人们自觉地做到“知行合一”。
35、大意:如果没有物欲牵累蒙蔽,只靠良知去发挥作用,那么就无时无处不是道。然而,平常人大多被物欲牵累蒙蔽,不能遵从良知。
36、其王阳明心学的核心便是“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此书也很好的诠释了王阳明心学之精髓所在。
37、这就是老祖宗经常说的那句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是人都会犯错,这是基本的常识。
38、明是非,通情理,多善念,修善心。不要空洞地理论,切实到实际中去,
39、由此,王阳明认为按朱熹说的方法去“格物”,是行不通的,只有按他自己的悟,才能悟出道理,“格”竹子是错的,“竹子”里没有“理”,“理”其实就在自己心中,依此,王阳明提出了他的哲学的基本理念——“心即理”。这就是王阳明心学的理论基点。
40、先生曰:“亦是实话。此道本无穷尽,问难愈多,则精微愈显。圣人之言本自周遍,但有问难的人,胸中窒碍,圣人被他一难,发挥得愈加精神。若颜子闻一知胸中了然,如何得问难?故圣人亦寂然不动,无所发挥,故曰‘非助’。”
41、“大人之学”自明明德涵养扩充开,盈科而后进,“功夫所至,即其本体”,扩充到哪里,那里就是心体,其实是无内无外。后儒格物之学落在博学多识上,往而不知反。从时间上说,“大人之学”致广大则能尽精微,“知得见在的几,便是一了百了”,《中庸》所谓“时中”“时措之宜也”。孔子所谓远虑,周公之夜以继日,并不是着在事上茫茫荡荡去思,而是在存天理上用功,虽自强不息,也无意必将迎,故曰“无有终始”。《中庸》曰“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又曰“至诚无息”,区分终、始,而终、始又不贰。区分终、始,才能有生物不测,终、始不贰才能尽精微以至于至诚无息。
42、以上便是一读《傅雷家书》后的一些感想。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读后感只能记录我的一部分收获,更多的则写不出来,而是要融入身体。本来读书笔记、读后感之类就是手段而已,理解并践行其中的道理才是最后目的。名著读书随笔4七月流火的盛夏季节,我拜读了名气高扬的《红楼梦》后,心情却步入了寒风凛冽的严冬时节……
43、世上一切的客观规律,唯有通过致良知的方式才能让本然之理为我所用,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着力点也都脱离不了这层意思。“良知”是贯通“心”与“物(此物指外物)”的桥梁,而“致良知”就是通过这个桥梁将“心”和“物”连接为一体,使得万物皆不出“我良知的发用流行中”。
44、进一步阐述了良知的易见而难知的特性,并且引用《易》的道理来描述之所以难知的原因。良知根据空间、时间的不同而时常变动,需要我们根据具体的情况而谨慎抉择。
45、大中至正之道不是沉空守寂,本不离视听言动,知“味”即知“道”。阳明说“目无体,以万物之色为体…口无体,以万物之味为体”,目的是引出“心无体”一句,立论与《中庸》“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在同一层次。
46、王阳明心学不是一朝一夕学成的,但是我们要向这个正确的方向行动,转变现在的自己,不断行动、不断自我修正,向“真我”进发。
47、子贡赎回同胞而不肯接受国家的支付金,就子贡自己方面而言,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自己财力充足,不在乎这点金钱,或者是道德高尚,付出不要求回报等等,总之,子贡的良知认为自己救人而不求回报是正确的。这种“做好事不图回报”的道德观念至今在我们的脑海中根深蒂固。而事实上,正是这种道德观造成道德下滑的大蟊贼。
48、而就我们当代的社会来看看,来到书店,会发现最琳琅满目的书是那些讲成功学,如何在官场职场左右逢源等等之类的书籍。尤其一些打着什么“速成”标题的书籍,往往最受欢迎。其实经典早就有结论,很少有人是通过看这些书取得成功的。有人说“成功学”是当代社会的一大毒药,虽然有以偏概全之嫌,但是其中的道理值得我们深思。“成功学”的毒就毒在“急于求成”而流于浮躁这一点上。
49、王守仁反对把孔、孟的儒家思想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戒律,反对盲目地服从封建的伦理道德,而强调个人的能动性,他提出的“致良知”的哲学命题和“知行合一”的方法论,具有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禁锢、呼吁思想和个性解放的意义。
50、《孟子·尽心上》:“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51、中卷有书信八篇,是他晚年的著述。回答了对于知行合格物说的问难之外,还谈了王学的根本内容、意义与创立王学的良苦用心;讲解致良知大意的同时,也精彩地解释了王学宗旨;回答了他们关于本体的质疑并且针对各人具体情况指点功夫切要。另有两篇短文,阐发阳明的教育思想。
52、若己为君子,而使人为小人,亦非仁人忠恕恻怛之心。
53、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只是一“傲”字,便结果了这一生。
54、这是从个人的角度看,如果放大了整个社会中洋溢起善意之火,充满温情和暖意,那么恶念就没有机会祸患人间,人间也得以祥和了。
55、几番奋战后,俄国终于赢得胜利,彼尔于莫斯科巧遇娜达莎,两人便结为夫妇,而安德烈·保尔康斯基的妹妹玛莉亚也与娜达莎之兄尼克拉结婚.名著读书随笔8幼年听家父教过《古文观止》中的几篇文章。那时候,我对家父的讲解听不懂记不住,只知跟着念而已。其实是囫囵吞枣,食而不知其味,过后便什么都忘了。之后,等到年岁渐长,走上了工作岗位,我有暇再回过头来通读《古文观止》的那些文章,犹如牛吃草反刍,重新加以咀嚼,才觉得这些文章经天纬地,气壮山河,一下子就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从此,我就和这本书相依相伴,结下了不解之缘。
56、你是我读过的书中最经典的一本好书。史学的经典是常新的,她让我们用前人的经验来透当今的纷纭,以选择自我的人生坐标;文学的经典是常新的,她让我们用前人的审美来捕捉当今的生机,以享受自我的人生乐趣;哲学的经典是常新的,她让我们用前人的智慧来诠释当今的信仰,以培养自我的人生操守。所以,阅读你,使我丢弃那些幼稚与浮华,而给我带来的却是理性和高雅,以及丰富的内涵和无穷的乐趣。
57、 喜欢这本书因为文风比较轻松,作者从今日国人的精神需求为切入点,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创造性的诠释和解读,指明了一条通往心灵自由的路。
58、历朝历代之文,以明代文章最差,宋濂文章多媚骨,阳明心学多偏锋,皆不足法,其余更不足论,其原因仍不得正解。个人以为,或许中华礼貌历经5000余年,至明代已垂垂老矣,国运不济,国势保守,文风英气不足,老态有余,全无汉唐气象。从学术的角度看,中国礼貌自“经重于史”的时代起,即自南宋起,礼貌的自我革新、自我反思的本事就日渐衰退。从武术的角度讲,有宋一代,重文轻武,血性渐失,手无缚鸡之力的白面书生自宋始,愈演愈烈,直至近代不能复兴。可悲可叹!名著读书随笔7读了战争与和平,感慨颇多。
59、从王阳明通过几次悟道,写下《五经臆说》中的一些语句,就可以得到王阳明心学的全面理解。
60、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此圣愚之所由分。
61、至今还公认的评价说:中国历史上只有2个圣人,就是孔子和王阳明。王阳明是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心学之集大成者,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
62、(3)《论语·卫灵公》: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63、从王阳明这句感言,导出了社会深层次问题根源。解决社会问题关健在于解决人的心外欲望。这对当今社会有很大的警示作用和解决问题起到借鉴作用。
64、可能在有些人的心中,也把心学看成是中国古代的成功学,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讲也有点道理,但是把心学仅仅说成是成功学,是贬低了这门学说。心学的终极目标是化俗为圣,可以说是培养圣人的教科书,心学追求的是变化人的气质,其终极目的是造就一个可以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
65、纵观历朝历代,以明代文章最差,宋濂文章多媚骨,阳明心学多偏锋,皆不足法,其原因仍不得正解。个人以为,或许中华礼貌历经5000余年,至此已垂垂老矣,国运不济,国势保守,文风英气不足,老态有余,全无汉唐气象。从学术的角度看,中国礼貌自“经重于史”的时代起,即自南宋起,礼貌的自我革新、自我反思的本事就日渐衰退。从武术的角度讲,有宋一代,重文轻武,血性渐失,手无缚鸡之力的白面书生自宋始,直至近代不能复兴。名著读书随笔2自从听到你的芳名,我便在茫茫书海中苦苦地呼唤着你,找寻着你―《古文观止》。“看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最终,在我的小屋里,你与我静静地进行着心与心的交流……
66、我异常钟爱一些名篇,例如,李密的《陈情表》,王勃的《腾王阁序》,魏征的《该大宗十思疏》,方孝孺的《深虑论》等等,由于经常读,便逐渐地会背十来篇。这么一来,我除了平时在家里翻阅《古文观止》以外,还能利用空余帅司,随时随地进行背诵复习。我把这种背诵作为一道“精神快餐,用来滋养心田。
67、所以不要因为犯错而耿耿于怀,或者一棍子打死,扪心自问,活在人世,谁又能一辈子不犯错误呢?
68、大意:人必须在事上磨练,在事上用功才会有帮助。若只爱静,遇事就会慌乱,始终不会有进步。那静时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敛,实际上却是放纵沉沦。
69、(译文)圣人也是通过学习才了解道理的,众人也是天生就具备了解道理的本能。
70、(译文)用事实记述的叫做史,用道理记述的叫做经。
71、这种“良知”与万物同体,即“天人合一”。正是这种“良知”,才感召人们去追求那种,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的圣人境界。
72、感悟:是人都有私心,都会注重自己的利益,每个人的付出都是需要得到回报的,这是人之常情。所以朋友之间以彼此谦让为基础,不仅每个人的利益不会受损,双方在互帮互助、互利共赢中还能使彼此获得更大的利益。两人之间的交情,也会随之越来越深。
73、他强调通过审美体验,去把握那种具有永恒性“至乐”的圣人境界。这种境界与“七情六欲”的感观之乐不同,是一种以 “ 仁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的圣人之乐。
74、● 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
75、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源不浚则流息,根不植则木枯,命不续则人死,志不立则气昏。
76、圣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心存“良知”,掌握了“道”、理。他们把苍天作为伞盖,把大地作为车子,用四时作为驭马,让阴阳二仪来驾御。乘着白云,飞上九霄,和天地同为一体。物体在天体之间,天体与心体同理。这个“体”安静得好象不在思索,淡泊得好似没感受。
77、如果真的将心学的精神实质领悟了,即使把《传习录》上所写的内容全部忘掉也没有关系。阳明在《传习录》刚出版的时候,就说过这样的话“圣贤教人,如医用药,皆因病立方,酌其虚实、温凉、阴阳、内外而时时增减之。要在去病,初无定说。若拘执一方,鲜不杀人矣。今某与诸君不过各就偏蔽,箴切砥砺,但能改化,即吾言已为赘疣。若遂守为成训,他日误己误人,某之罪过可复追赎乎?”这一点是所有读《传习录》的人首先了解的。
78、《大学》曰:“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一般认为,格物而穷其理,是为了实现致吾之知、诚吾之意。但阳明认为“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不是穷事物之理以扩充吾心之知,而是“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阳明对格物、致知的解释不同于前人,“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学者“骤闻是说,皆目以为立异好奇,漫不省究”,其实,正如阳明自己所言:“见得时,横说竖说皆是;若于此处通,彼处不通,只是未见得”。
79、古今文章,凡入一流者,主题可大可小,但必是一气呵成,余音不绝,令吾辈后学读其书,想见其为人。《观止》所选文章,以单篇论,太史公的《报任少卿书》无疑是独步翰林,堪称天下第文章情真意切,沁人心扉,笔尖所及,气贯长虹;余每每读罢,未尝不为之折服、为之太息。至于陶渊明的《归去来辞》、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前赤壁赋》这四篇奇文,难分伯仲,全凭诸君喜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醉翁之意不在酒”、“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各有所取,无有高下。非谓“天下忧乐”就高人一等,人生际遇不一样,不必苛求。
- 上一篇:耐心图片(63句)
- 下一篇:没有了